电子 发烧友网报道(文/梁浩斌)9月6日,星纪魅族宣布其幸运星号卫星发射成功,并示意将片面允许星纪魅族在 智能 电动汽车、 智能手机 以及XR技术等多个畛域的翻新运行,为星纪魅族的 产品 矩阵提供广笼罩/高牢靠的 通讯 处置方案。魅族 科技 被吉利旗下星纪时代收买后,在武汉成立了星纪魅族团体,开局鼎力融入吉利旗下生态。实践上本次星纪魅族幸运星号卫星也是由吉利团体旗下的商业航天企业时空道宇打造,未来在吉利未来出行星座中能够配合智能手机、电动汽车等成功卫星通讯。 可谓国际停顿最快的商业卫星星座名目 星纪魅族和时空道宇协作打造的“幸运星号”卫星,其实也是吉利未来出行星座中的一环。这次发射是以一箭10星的方式,蕴含“幸运星号”在内共有10颗卫星,并运转在吉利未来出行星座的第三轨道面。时空道宇自2019年启动吉利未来出行星座,曾经教训了3次星座卫星发射,包括2022年6月的首轨道面9星发射;2024年2月第二轨道面的11星发射;到本次9月6日第三轨道面的10星发射。时空道宇在发射成功后示意,经过三轨道面的算计30颗卫星,可以成功24小时世界90%的区域笼罩,并正式开局为海外用户提供卫星通信服务。这也是中国商业航天企业初次面向世界用户提供低轨卫星通信服务。依照方案,吉利未来出行星座树立规划分为三期,第一期部署72颗卫星,指标是成功世界实时数据通讯,为世界用户提供中低速卫星通信服务,允许世界2亿+用户。那么在三次发射后,第一期卫星部署方案目前曾经成功了50%。第二期规划264颗 手机 直连卫星,允许现有的存量手机直连卫星通讯,提供世界商业服务。在2022年6月正式解冻的R17规范中,“非低空 网络 (NTN)”(也就是手机与卫星间接启动通讯的性能)被正式定义,即未来允许5G R17规范的手机就可以成功卫星通讯,但依然是只允许经过卫星发送短信等窄带通讯,或许是一些地处偏远地域的 物联网 设备联网,包括智能手机、允许eMTC和的物联网设备等都可以成功低速率的卫星通讯。第三期规划5676颗通讯卫星,提供世界商用低轨宽带通信服务,大略是手机卫星通讯可以成功与低空蜂窝网络相反的经常使用体验。目前从世界范围来看,商业卫星星座树立规模最大的是Spe X的星链,规划卫星数量超越4万颗,依据往年8月的统计,星链在轨卫星曾经有6350颗,其中6290颗卫星投入上班中。其次是英国的OneWeb星座,领有世界第二大规模的卫星星座,实践在轨卫星超越600颗。吉利的起步显然较晚,虽然名目在2019年启动,2022年才发射首批卫星,2024年才正式开局减速发射的节拍。不过相比国际的其余商业卫星星座名目,吉利未来出行星座曾经是停顿最快的名目。 吉利打造“车-手-星”生态 早在2021年,吉利就融合了汽车制作与航天卫星制作的才干,树立了台州星空智联卫星超级工厂,并成功了时空道宇首颗试产卫星的下线。李书福过后示意,汽车产业正在跨界融合,汽车跟卫星的通讯、汽车和低空配套基础设备之间的联动,还有汽车和人之间的人机交互。这也是起初吉利入局上流手机市场,收买魅族科技的关键要素。在此前创立星纪时代,入局手机市场时,李书福也示意:未来跨界打造用户生态链,依法构建企业护城河已成大趋向,手机可以链接车联网、卫星互联网,打造丰盛的生产场景,做强生态圈,为用户提供更方便、更智能化、万物互联的多屏互动生存体验。于是由时空道宇卫星星座、吉利汽车、魅族手机组成的吉利科技团体商业幅员,就此拉开帷幕。从产业链导致的角度来看,SIA(美国卫星 工业 协会)的数据显示,仅在2021年,世界卫星产业价值就曾经高达2790亿美元,其中占比最高的是低空设备局部(关键是卫星导航系统、卫星电视 天线 、小口径终端等),占到产业的50.9%;其次是卫星服务(卫星电视、数据/语音业务、遥感),支出占到卫星产业的42.3%,到达1180亿美元;而卫星制作和发射支出区分仅占137亿美元和57亿美元。随着5G R17的解冻,目前的智能手机也能够在未来经常使用上5G NTN的卫星通讯,这局部保有量渺小的设备数量,都将会是通讯卫星星座的未来潜在经常使用终端。此前在魅族20颁布会上,魅族20infinity曾宣称将允许卫星通讯,搭载星纪魅族与时空道宇联结研发的魅族天问S1多模卫星通讯芯片,但最终在量产版本上砍掉该性能。随着吉利未来出行星座的逐渐推动,以及这次吉利旗下的星纪魅族与协作打造的“幸运星号”卫星成功发射,魅族肯定会将卫星通讯性能融合到智能手机上,以接入卫星通讯生态,未来可能咱们会在星纪魅族的手机产品上再次看到这颗 芯片 的产生。同时在汽车上,吉利也早已推出了允许卫星通讯的量产乘用车,包括极氪001、极氪007、极氪009、吉利河汉E8等车型上,都成功了卫星通讯的前装量产。除了通讯之外,低轨卫星星座关于汽车而言的另一个关键意义是定位,时空道宇的星基高精定位(PPP-RTK)技术也曾经推出了终端设备。去年9月,时空道宇自主研发的车规级 高精度 融合定位终端——涟漪智行,正式颁布,产品将率先量产运行于智能后驱轿跑SUV睿蓝7。经过该定位终端以及通讯卫星服务,车辆可以取得实时高频次、高精度、高牢靠的车辆定位、姿态、速度等 传感器 数据 信息 ,在高架立交、市区峡谷、林荫遮挡等复杂市区环境下,成功准确的车道级导航、智能泊车等服务。在 智能驾驶 典型线路内定位精度高于10cm;在不可接纳卫星 信号 的隧道内,配合惯性导航技术的定位误差在千分之一以内。往年6月,时空道宇星基高精定位名目经过了德国莱茵TÜV ASCE L2级 认证 评价,成功了车规级认证的最后一块拼图,这也象征着星基高精定位服务可以开局推行到更多车型上。作为通讯卫星星座,时空道宇在成功世界笼罩之后,也开局踊跃规划世界服务,目前在马来西亚、中东等地曾经展开了多畛域卫星通讯处置方案的落地,比如智慧港口、智慧农业等。 写在最后: 随着华为、苹果等手机终端企业,以及SpaceX等航天科技 公司 将卫星通讯带到生产市场上,卫星通讯曾经开局成为未来智能终端接入互联网的关键路途。时空道宇作为国际停顿最为上游的商业航天公司,目前星座树立曾经走在前列。不过国际还有多个星座方案,包括规划超越一万颗卫星的“星网”等,往年以来也曾经开局放慢进度,方案年底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初次发射,估量明年国际卫星星座的树立将会迎来迸发期。
吉利银河E8上市,售价17.58万元-22.88万元
1月5日,吉利银河E8正式上市并同步开启交付。 新车共推出5个版型,售价区间17.58万元-22.88万元。
同时,吉利银河E8还推出了一系列限时购车权益,涵盖订车、购车、用车全维度。 东方甄选董事长兼CEO俞敏洪,成为吉利银河E8首位车主。 吉利还宣布,未来2年内吉利银河将再推多款全新产品。
原创涟漪美学,颠覆主流纯电没有“高级感设计”
银河E8采用“涟漪美学”设计,打造一体式发光前脸,诸多原创设计,均展现出中国气韵。 6种车身颜色,灵感均来自“西湖十景”。
在内饰设计上,悬浮音响、香氛、氛围灯集成化布置在了仪表台上,宛若“西湖十景”中的三潭印月。 尤其是银河E8全车经过25处低风阻设计、2000多次的仿真测试、150小时的风洞试验,将风阻系数做到了全球量产最低0.199,将空气动力学设计做到极致。
SEA架构全面赋能,颠覆主流纯电没有“高性能驾控”
SEA纯电架构让银河E8精准地实现了50:50的黄金轴荷比,带来更平衡稳定的运动性能,在最能验证操稳性能的麋鹿测试中,银河E8做到了82km/h的好成绩,全球排名前三,超越了保时捷911和Taycan。
同时,SEA架构优秀的悬架转向设计,最大转向角41.28°,也让5米轿车的最小转弯半径做到了5.62米,比肩搭载“后轮转向”技术的豪华车,狭小街道一把过。
银河E8应用“心跳拟合技术”的黑科技,把起伏路面上的垂向频率,做到和人的心跳、呼吸相契合的近1.25hz,实现“人车同频”,驾乘不晕车。 同时还标配GCS舒适制动系统,可抑制76.3%的刹车点头和车身俯仰,有效消除纯电车在制动时带来的眩晕感。
银河E8拥有400V和800V两种车型。 银河E8四驱性能版是主流市场里首款800V四驱纯电轿车,采用高性能碳化硅电驱,双电机功率475kW,零百加速仅需3.49秒,主流轿车加速第一。 同时,该版型还拥有800V极速闪充,充电5分钟即可续航180km。
神盾四层守护,颠覆主流纯电没有“全域安全”
在吉利看来,“安全”没有豪华和主流之分,吉利银河专属的“神盾电池安全系统”,创造了一整套从电池到架构、整车、智控、云端的四层“无盲区”安全防护系统。
第一层是极致严苛的电池准入标准,24小时腐蚀浸泡、2米高空跌落、直接燃烧105秒加间接燃烧90秒的火烧等试验中,吉利标准远远高于行业标准。
“十宫格”电池防撞结构、独创航空铝合金“目字型”防撞梁、专利技术“三叶草传力结构”,以及一体式的硼钢门环、强度达1500MPa的四层A柱等安全防护技术,让整车拥有720°的铠甲护卫,这也是银河E8的第二层安全守护。
第三层是引领行业的整车安全。 针对侧面柱碰,国标只要求对车辆门槛梁的1个点进行测试,吉利足足做到14点测试。 正面中心柱碰,行业标准仅35km/h,银河E8的标准达到了50km/h,并且仍然可以做到让正面冲击止于前围。
第四层是云端无盲区的安全智能管控。 在星睿智算中心强大算力支持下,银河E8在开发过程中经历超次全场景虚拟仿真碰撞。 结合电池管理系统BMS3.0,可对电池进行7*24小时的守护,做到事前预警、事中报警。
搭载了神盾电池安全系统的银河E8,也以优秀的成绩通过了国内首个整车电安全防护认证体系1000多项高标准测试,获得了中国新能源汽车“第001号整车六维电安全认证”。
同时,吉利还宣布将向全行业整车及零部件企业,开放“吉利全球安全实验中心”。 该中心可自主实现验证能力最全、法规覆盖性最广的所有安全实验。
银河无界智慧座舱,颠覆主流纯电没有“智能互联”
为了给用户带来沉浸式的交互体验和智能互联,银河E8从硬件、软件到智能互联等方面,做了全方位的迭代,打造了全新一代“银河无界智慧座舱”,颠覆了用户对智能座舱的想象。
在硬件上,吉利携手京东方为银河E8打造了全球首款45英寸8K无界智慧屏,这也是迄今为止,所有汽车中最大、最清晰的一块屏。 全球最宽1.13米,全球最薄不到10毫米,全球屏占比最高98%,全球分辨率最高达到8K视网膜级。 同时反射率只有1.5%,炫光率只有4.5%,加上自适应亮度调节,夜间也不会晃眼。
与大屏相匹配的是最强算力最强的高通骁龙8295芯片,采用更先进的5Nm制程,较8155芯片提升8倍算力。 银河E8还配备了有趣的灵魂——银河NOS无界版车机系统,并配备了两个超级大脑:Flyme Link手机域+魅族手机带来的“超级手机大脑”,以及吉利星睿智算中心赋能的“超级云端大脑”。
银河E8的“银河无界智慧座舱”,为用户带来了无界交互的体验和更沉浸的座舱体验。 通过银河水晶旋钮,进入到“iMax银河影院”、全屏定制的3A游戏《狂野飙车9》等十大场景应用,实现一键穿越。 各类应用都可以在大屏上动态的扩展、流转和位移。 当车主来电话时,通话界面通过小窗弹出,大屏原有的内容,自动向右扩展。 不只有导航,听音乐、看电影、玩游戏都能扩展到“仪表区”。 在仪表区,也能一边听歌一边看歌词,还不影响行车信息的显示。
银河E8是同时拥有手机、无人机、卫星互联等智能科技赋能的纯电车型,也是全球首款支持Flyme Link的车型,并推出了魅族 21 吉利银河定制版。 只需三指一滑,手机即可与车机无感连接,微信、导航等应用,以及刷抖音、逛微博、打游戏等功能,都能和车实现无缝流转。 银河E8还配备了专属“伴飞无人机”, 手一抛就能自动伴飞,画面会实时共享到大屏上。
同时银河E8还是一辆可以“卫星通信”的汽车。 吉利全球科技生态独有的卫星互联网,将为银河E8提供双向卫星通信。 即使在没有手机信号的状态下,也可以通过卫星发送并接收信息,让安全永不失联。 今年2月初,“吉利未来出行星座”将发射第二轨11颗卫星。
智能互联只有做到了足够的开放,才能满足用户更好的体验,让更多主流用户进入“万物互联”的时代。 在万物互联上,吉利还将与各个领域的优秀品牌和产品展开合作。 在手车互联上,吉利打通了所有安卓手机的生态;在智能家居互联上,打通了京东、小度、海尔等智能设备。
吉利银河科技生态成果全面展现
在智能驾驶方面,吉利银河带来全新的“固态激光雷达”,具备超广视角和超远测距,以及可变焦的“凝视”功能,参与到银河智驾的全场景功能中,大幅提高安全性。 今年,吉利还将带来银河智驾2.0,一套聚焦“城市通勤NOA”的高阶智驾方案,通过“点对点”高频路线的反复记忆,反复训练,让城市NOA更安全、也更实用了。 该智驾方案将在银河E8智驾版上首搭,并在今年内陆续开通各项功能。
在人工智能方面,基于星睿智算中心迭代至102亿亿次/秒的超强算力,吉利布局了行业首个全栈自研的“AI大模型”,这是唯一获得国家信通院“4+”最高等级认证的车企大模型,目前总训练数据量已经超过了3万亿Tokens。 值得一提的是,吉利银河“Ai数字精灵”将很快上线,每一个吉利银河车主,都有望拥有一个专属的智能伙伴,用户还可以根据需求自定义它的形象。
在纯电用户最关心的补能生态方面,吉利银河将直接共享集团“千站万桩”的补能体系,接入极氪能源超过880座充电站,覆盖全国137个城市。 其中超快充桩达到了2409个,车企自建超快充桩保有量第一!吉利还为银河用户规划了专属的“补能公园”,在2024年内将实现300座。 此外,还整合了全国超过95%的充电资源,覆盖330个主要城市,可用充电桩的数量达60万个。
嫦娥二号有关资料
2010年9月29日,中国探月工程新闻发言人发布消息:嫦娥二号卫星和火箭已完成发射场区的测试和检查,测试结果正常,完全满足发射的技术条件。 将于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19时整起飞。 如果遇到气候等原因,不能在第一窗口时间发射,还选择了10月2日和3日择机发射。 目前嫦娥2号已于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点火,19时整成功发射了。 在飞行后的1534秒时,星箭分离,卫星进入轨道。 2010年9月28日日中午1时许,[1]随着来自贵阳市老年摩托车俱乐部的五名六旬车手作为最后一批参观者走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大门即告关闭,直到嫦娥二号发射次日再行开放。 午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门外看到,大院内宽敞的林阴道上少有人迹,偶尔会有几辆挂着军牌的车辆进出,驻地泽远乡派出所的一辆警车在附近不间断巡逻。 发射中心大门侧边的一条通村公路入口,昨日开始由军人把守,其间有一位当地老乡,驾驶一辆贴着通行证的面包车试图开进,但被查出车上载有多名持外地身份证的人而被拦住。 在发射中心门外的水果摊上,发现几位身穿天蓝色工装的青年人。 他们身后的“航天一院”4个字,表明他们来自北京,是火箭测试队的工作人员,他们身挂的出入吊牌上,不仅贴着各自的近照,写着各自的姓名,而且还有出入证的编号。 离发射中心约5公里的铁路线上,一辆写有“成都铁路局西昌工务段”字样的巡线车正在专用线上检修。 住在铁路旁的一位老乡称,估计马上就会有“罐罐车”运输火箭燃料进场。 据介绍,在发射时间上,目前有关方面的工作正在按照10月1日晚7时这一时间作准备,没有特殊情况,嫦娥二号将在国庆日晚7时开始奔月旅程。 携带仪器一、CCD立体相机 二、X射线谱仪 三、γ射线谱仪 四、激光高度计 五、太阳高能粒子探测器 六、微波探测仪 七、太阳风离子探测器主要任务“嫦娥二号”主要任务是获得更清晰、更详细的月球表面影像数据和月球极区表面数据,因嫦娥二号此卫星上搭载的CCD照相机的分辨率将更高,其他探测设备也将有所改进。 为“嫦娥三号”实现月球软着陆进行部分关键技术试验,并对嫦娥三号着陆区进行高精度成像。 运行时间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孙辉先向媒体透露:“实际上,嫦娥二号是嫦娥一号的备用星。 ”孙辉先透露,发射嫦娥一号时,为确保绕月飞行的成功,准备了两颗卫星。 “如果嫦娥一号没有实现当初的目标,可能就会发射这颗备用星,嫦娥一号的任务圆满完成了,这颗卫星就成为我国探月工程二期卫星的先导星了。 ” 孙辉先透露,作为嫦娥三号的先导星,嫦娥二号的任务将持续半年。 [3]编辑本段发射目标进一步探测月球表面元素分布、月壤厚度、地月空间环境等。 十大使命(试验使命) 一、配合运载火箭验证地月转移轨道直接发射技术; 二、验证距月面100公里近月制动的月球轨道捕获技术; 三、验证100公里×15公里轨道机动与飞行技术; 四、对二期工程的备选着陆区进行高分辨率成像试验; 五、搭载轻小型化X频段深空应答机,配合我国新建的X频段地面测控站,试验X频段测控技术; 六、试验遥测信道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编码技术,月地高速数据传输技术及降落相机技术; (探测使命) 七、获取更高精度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辨率由嫦娥一号卫星的120米提高至优于10米; 八、探测月球物质成分; 九、探测月壤特性; 十、探测地月与近月空间环境。 八大技术即将发射的嫦娥二号将新开辟地月之间的“直航航线”,即直接发射至地月转嫦娥二号卫星移轨道,这将使嫦娥二号的地月飞行时间缩短至不到5天。 在举国上下关注嫦娥二号卫星发射之际,我国探月工程高级顾问、嫦娥一号卫星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应邀在最新出版的《航天器工程》期刊上发表文章,透露嫦娥二号有八大技术改进。 “承前启后,持续发展”,这是欧阳院士对嫦娥二号承载使命的概述。 他表示,嫦娥二号作为探月二期工程的先导星,在工程上的主要任务是试验验证与月面软着陆相关的部分关键技术和新设备,试验新的奔月轨道,降低探月工程二期的技术风险;其在科学上的首要任务是对月面着陆区进行详查,精细地测绘着陆区的地形地貌。 总体来讲,嫦娥二号执行的是对月球“精细探测”的任务,以利于今后嫦娥三号能够安全地在月球表面软着陆,它的表现将为探月二期的实施成功奠定科学和技术基础。 相对嫦娥一号来说,嫦娥二号做了多方面改进和提高,欧阳院士将其概括为八个方面: 首先嫦娥二号与嫦娥一号的轨道设计不同,这次发射的嫦娥二号将新开辟地月之间的“直航航线”,即直接发射至地月转移轨道,这将使嫦娥二号的地月飞行时间大大缩短; 其次,嫦娥二号卫星将在距月球表面约100千米高度的极轨轨道上绕月运行,较嫦娥一号距月表200千米的轨道要低,有利于对重点地区做出精细测绘; 第三,嫦娥二号直飞月球的方式对运载火箭的入轨精度和入轨速度提出了更高要求,执行此次任务嫦娥二号的任务长征三号丙火箭,较之前护送嫦娥一号上天的长征三号甲火箭增加了两个助推器; 第四,为获得着陆区的精细地形数据,嫦娥二号激光高度计在月面上留下的“激光足印”间距更小,激光测距精度也可达5米,从而获得月球上几个重点区域的高密度高程测量数据; 第五,嫦娥二号所携带的CCD立体相机的空间分辨率由嫦娥一号时期的120米左右提高到小于10米,其他探测设备也将有所改进,所探测到的有关月球的数据将更加详实; 第六,嫦娥二号的主要科学目标是对月球着陆区和其他重点区域进行精细测绘、立体成像,精细探测月面的元素成分与分布,月壤的电磁特性、粒度纬度和月壤层厚度,近月空间的环境等。 嫦娥二号将获得的这些更高空间分辨率的探测数据可以与嫦娥一号的探测数据进行互相校核; 第七,嫦娥二号将演练嫦娥三号软着陆前的15千米×100千米椭圆轨道,这是探月卫星首次如此近地接近月表; 第八,根据月球探测二期工程的要求,新增了X频段的测控,使得我国深空测控通信能力将扩展到“地球——火星”间的距离。 [4]编辑本段研制过程11月6日,央视《新闻30分》报道:我国自主研制的嫦娥二号卫星已经进入正样研制阶段,将于2010固定在发射塔架上的长征三号丙火箭年发射升空。 嫦娥二期工程也已经正式立项,计划在2012年前后,发射我国的月球着陆器和月球车。 嫦娥二号和嫦娥一号卫星一样,主要进行绕月探测飞行,因此卫星的重量都是在2吨左右。 由于两颗卫星探测的内容和目的不同,研制人员对用于科学探测试验的有效载荷做了调整。 根据中国探月工程“三步走”的战略,在发射完嫦娥二号卫星以后,就要发射一个月球着陆器和月面车,对月球表面进行探测。 大家看到这个一比一的月球着陆器的模型,这个是月球车的模型,在这里它可以模拟月球着陆器释放月球车的全过程。 专家告诉记者,月球着陆器可以对月球表面进行月壤分析,月球车可以在距离着陆器5公里直径的范围内进行巡视探测。 主要突破月面软着陆技术,月面巡视技术,同时还有月面巡视的无人自主导航技术。 我国的探月工程将分为三期完成,要突破“绕”“落”和“回”三大关键技术。 [1] 中国探月工程显示图[5][1]编辑本段相关数据——嫦娥二号卫星重量为2480公斤; ——发射嫦娥二号的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全长54.84米,起飞质量345吨,运载能力为3.8吨,嫦娥二号发射将是长征系列火箭的第131次飞行; ——火箭把嫦娥二号送入远地点高度接近38万公里的直接奔月轨道,而嫦娥一号的入轨点远地点高度只有约5100公里; ——由于采用了不同的轨道设计,嫦娥二号约用5天即可到达月球,将嫦娥一号近14天的奔月时间大大缩短; ——卫星环绕月球飞行的轨道高度为100公里,比嫦娥一号距月球近了100公里; ——卫星上新研制的相机,能够将对月拍摄图像的分辨率从嫦娥一号的120米提高到10米左右; ——嫦娥二号的设计寿命为半年,嫦娥一号的设计寿命是一年,实际寿命是494天,其中环月运行482天; ——火箭系统和卫星系统共有8万多个元器件,在空中点火起爆的火工品达200多种。 编辑本段“奔月”时刻表2010年10月1日11时:正式进入发射程序 今日11时许,正式进入发射程序,也就是不可逆程序。 同时举行最后一次气象“大会商”,做出可执行气象报告。 13时30分:为火箭加注液氢 气象报告出炉,如果可以按期发射,那么在火箭发射前5.5小时(也就是10月1日13时30分许),开始低温为火箭加注液氢。 为保证火箭的动力,加注工作要维持到发射前最后两分钟才断开。 嫦娥二号在发射塔内17时:进入射前系统 17时许,真正进入射前系统。 此时,地面开始给系统加电,同时,各种口令也在此时开始不断传达、下发。 这一节预示着火箭进入了最紧张阶段。 18时20分:塔架平台展开 倒计时40分钟(18时20分),2号塔架回转平台从上而下逐级展开。 18时45分:人员开始撤离 倒计时15分钟(18时45分),人员开始撤离,最后一批勤务人员离开2号发射塔架,撤离到塔架附近的山洞掩体。 18时58分27秒:系统内部电池供电 倒计时90秒(18时58分27秒),开始转电。 即从地面供电转为系统内部电池供电,将连接在系统上的电缆插头拔掉。 18时58分57秒:准备点火发射 倒计时60秒(18时58分57秒),准备点火发射。 18时59分17秒:指挥员报告倒计时 倒计时40秒(18时59分17秒)01号指挥员报告倒计时。 18时59分47秒:点火倒计时 倒计时10秒(18时59分47秒)点火倒计时,01号指挥员开始读秒。 18时59分57秒:点火 倒计时0秒(18时59分57秒)点火。 19时整:嫦娥起飞 3秒后(19时整)火箭托举“嫦娥二号”爆炸。 19时25分53秒:星箭分离 (火箭升空1553秒后)火箭和卫星成功分离 19时57分36秒:宣布发射成功 指挥中心宣布嫦娥二号发射成功编辑本段飞前准备2010年9月9日,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对外透露,目前我国探月工程二期“嫦娥二号”任务进展顺利,包括嫦娥二号卫星、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等在内的五大系统准备工作基本就绪,正在做发射前的测试准备,计划于今年年底前实施飞行试验任务。 合成演练2010年9月25日,“嫦娥二号”探月卫星完成了发射前的第三次合成演练,这意味着嫦娥二号发射已承载着嫦娥二号卫星的长征三号丙火箭进入了倒计时。 10月1日,嫦娥二号有望开始奔月之旅。 昨天记者获准进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零距离”接触了嫦娥二号,目前,有关专家正在做最后的发射准备。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距离西昌市区大约60公里,记者驱车将近一个小时,经过多道关卡检查后,才到达发射核心场地——发射平台。 “昨天下午,发射基地已经对嫦娥二号进行探月前的第三次合成演练,所有发射前的检查、调试都进行完毕,现在就等着对火箭进行加注燃料了。 ”现场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嫦娥二号奔月已经进入倒计时,如果天气允许,本周有望发射。 经过三次测试的嫦娥二号卫星火箭已被转移到2号固定平台内,进入待命状态。 “一旦决定发射,嫦娥二号卫星火箭将从平台内迅速转移到塔楼内,进行点火发射。 ”工作人员介绍说,为了让更多的人届时能在现场欣赏到嫦娥二号的完美升空,有关部门已经在离发射平台3公里外搭建了一座现场观测点,“那里可以容纳1000多人观看。 ” 据介绍,“嫦娥二号”的飞行程序和“嫦娥一号”相似,关键是它的工作轨道是200公里,这次计划把它降到100公里,能把月球看得更清楚,且其飞赴月球的时间将比“嫦娥一号”缩短,估计不到5天即可到达月球轨道。 燃料加注
深度解析吉利布局:沈子瑜入主魅族背后
过去一个多月以来,智能 汽车 领域的大事件绕不开两个节点,一是车联网技术类企业亿咖通 科技 高调宣布赴美SPAC上市,二是成立仅数月的手机公司星纪时代收购魅族。
众所周知的是,两个事件的幕后,都是中国本土 汽车 龙头企业吉利的大举布局。 而两个事件的台前人,都是前吉利 汽车 研究院副院长,亿咖通董事长,以及新任的魅族董事长沈子瑜。 以下,enjoy~
2015年,中国互联网行业经历了一次革新。 滴滴打车、快的打车合并;而也是在那一年,上汽携手阿里巴巴,成立了斑马智行,并将“车联网”的概念引入了行业。
作为中国 汽车 界企业的领军人物,李书福也向公众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未来属于智能 汽车 ,手机上能实现的,车上都能实现。 汽车 必将成为下一个智能移动终端,吉利正在努力中。 ”
为了应变这一趋势,李书福开始筹划吉利自己的 汽车 智能 科技 项目。 那是整个造车新势力方兴未艾的时代,对于偏传统的吉利来说,这一努力的核心步骤就是人才。
李书福把目光放在了1984年出生的沈子瑜身上。 新锐、资深,在当时,车联网这个新词刚刚诞生不久,满足这个条件的人不多。 沈子瑜就是其中之一。 毕业之后,他就加入了通用 汽车 ,参与过通用旗下车联网系统安吉星在中国的部署和搭建。 这样的底色让他成为国内最早一批车联网人。
2011年,他加入刚刚成立3年的上海博泰悦臻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3年多的时间,成为这家企业的高级合伙人、博泰电子网络CEO。 并且与创始人共同助推这家公司成为了 汽车 智能化入口领域的排头兵。 随着“车联网”成为热词,博泰的高管团队在2015年也开始被各界瞩目。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年也是博泰的时刻。 当时,与沈子瑜同时担任核心管理团队的还有另一位 汽车 行业的老兵,更是吉利的元老级人物沈晖,两人在这里完成了时空交错。 一年后,二沈纷纷出走,沈晖创办了威马 汽车 。 而沈子瑜,应李书福邀请加盟了吉利,担任吉利研究院院长一职。
正如庞大的小米生态帝国起源于一个MIUI系统一样,让一个全新的硬件进入互联网体系,系统是最优先的入口。
2016年,阿里与上汽宣布联手一年以后,其斑马智行车载系统正式落地,安装在全新发布的国产车荣威RX5上。
经过数月的磨合与酝酿,吉利自己的车联网公司命名为亿咖通 科技 ,在其重点合作的区域城市湖北武汉正式成立,李书福个人成为这家新公司的最大投资人,持股比例70%,沈子瑜则持股30%,担任公司CEO。
选择武汉,是吉利的一个战略布局。 继亿咖通之后,路特斯 科技 、芯擎 科技 等芯片、整车、手机一系列智能化业务都相继落地武汉。 整个车联网生态在2017年就已经开始编织。
2018年3月,也就是公司成立一年多以后,沈子瑜为吉利 汽车 深度定制、研发的车联网系统GKUI(吉客智能生态系统)正式上车。
在这场个人挑起大梁的首场发布会上,沈子瑜宣布GKUI系统由“一朵云、一个桌面、一个账号、应用生态”四大部分组成。 很快,GKUI系统陆续搭载在吉利旗下22款车型上,装机量突破了100万,成为行业内用户增速最快的智能网联系统。
此后,亿咖通保持着以1年为周期的产品更新和迭代。 2019年,亿咖通发布了第二代系统GKUI 19,“人工智能”作为重要的第五大部分被嵌入到系统中。 也正是在这场发布会上, 沈子瑜提出:要用车机干掉手机。
他说, 智能系统加入一个新功能,而不去考虑有没有人用、好不好用,这绝不是智能系统,而是车辆产品的营销卖点。 这样的行业现象,和吉利 汽车 的态度背道而驰,吉利真正想要的是一套可延续有未来,并且足够认真的智能系统,在车辆上实现一套能让人愿意去放下智能手机,更符合 汽车 的智能系统。
系统不断完善的同时,亿咖通也在向芯片领域不断延伸。 2020年10月20日, 亿咖通与Arm中国共同出资成立了芯擎 科技 ,双方合作一年之后的2021年12月,芯擎推出首款国产车规级7纳米智能座舱芯片“龙鹰一号”。
不仅仅是作为吉利车联网生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单就公司自身的运营来说,亿咖通也十分成功。 财务数据显示, 亿咖通2021年营收达27亿元,这个体量在国内智能网联独立供应商中已经能够进入前十行列。
发展至今,亿咖通 科技 先后完成3轮融资,投资方有网络、海纳亚洲创投基金、中国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等各界投资人,最近一次融资估值超过150亿元。
前有苹果造车和 CarPlay系统的渗透,后有蔚来宣布造手机“防守”,再加上更早的特斯拉造手机的传闻,很多人实在不明白,造手机与造车为什么注定要这么“相爱相杀”。
事实上,各家的发展路径虽有不同,但在未来车联网的应用场景上共识却是高度统一的。 汽车 作为一个集合了多个传感器、摄像头的超级硬件,一定会衍生出远超手机的应用场景,而这些应用场景在脱离 汽车 以后,就依托在手机上。 只有让手机与车机完美融合,才能覆盖未来的整个移动互联网。
一个很显而易见的例子是,在吉利和魅族官宣的同一天,问界 M7 上市。 这款由华为加持的新车在媒体圈广受好评。 尤其是植入鸿蒙后的车机生态,已经让用户感受到了二者联动的丝滑使用体验。
在谈及收购一事时, 沈子瑜前不久表示,从MP3、手机到AIoT产品,魅族不仅在消费电子产品方面有近20年的积累,拥有扎实的手机产业基础能力。 与魅族建立战略投资关系,能实现资源复用,在出行 科技 生态上全面深度融合,提供更便捷、更智能化、万物互联的多屏互动生活体验。
这里有一个看起来简单且清晰的道理:需要喝牛奶,不一定需要自己去养一头牛。 在这个分工越来越细的时代,分工合作本是常态。 然而, 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入口、流量、数据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各家的合作姿态越来越保守。
此前,谈起做手机想法时,蔚来创始人李斌就说过,蔚来用户使用 iPhone的比例超过了 50%,而苹果现在对 汽车 行业很封闭,譬如蔚来第二代车型都标配UWB,苹果又不开放接口。
一端是更长的用户使用时间,另一端则是蓄势待发的大量新应用入口,手机如何与车机进行无缝衔接自然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小米、华为、苹果做 汽车 ,是借助现在的数据优势和用户粘度延伸战线。 而对于造车企业来说,自己造手机,更接近防守行为,避免被手机厂卡脖子。
作为中国 汽车 制造的一哥,吉利也是在车联网领域布局最早、最全面的中国企业之一。 嘉宾商学创办人吴婷认为,至少过去5年以来,吉利在立足于 汽车 这个主业的同时,已经开始下一盘智能出行领域的大棋,手机只是诸多棋子中的一个。 这些布局,也正在让这个赛道的想象空间不断提升。
简单盘点一下2016年车联网概念兴起后,李书福和吉利的投资,就会发现,这张未来的智能出行网络已经从地面覆盖到了天空:为了做软件成立亿咖通;为了做芯片成立了芯擎;为了做工业互联网成立广域铭岛;为了做卫星投资浙江时空道宇;为了尝试空中交通收购大力飞行 汽车 ;为了平台和数据打造曹操出行……这么看起来,做手机,只是诸多棋子中的一个。 而收购魅族这样成熟的企业,无论从人才还是技术储备角度,远比自己创办都要快得多。
王传福曾说过, 一部手机的传感器仅有13个,但是就是这13个传感器,就能让智能化的手机可以实现200多万个APP的场景应用。而一辆 汽车 呢,有300~400个传感器,20倍的硬件能力能够衍生出多少应用场景?
从这个角度来看, 不是 汽车 要干掉手机,而是智能出行这个超级富矿有待挖掘,现在大家都是占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