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杜晓丹 通信员 李伟
10月25日,记者从莱阳市委宣传部得知,yan台莱阳出实招、办实事,采取“一企一策”的方式,为外贸企业提供精准服务,进一步优化跨境贸易营商环境,全力协助外贸企业拓市场、稳订单、促开展。
北斗期间系统北斗ntp期间主机时钟同步主机精准期间北京北斗邦泰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北斗邦泰科技有限公司
拨打电话一企一策,用足搀扶政策。为进一步优化跨境贸易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外贸企业,由莱阳市商务局牵头,联结海关、税务、金融、财政等部门,树立了外贸企业服务专员机制,增强对重点企业走访调研和政策推送。经过走访、座谈及组织企业填报考查询卷等方式,先后走访60余家企业,对企业开展中遇到的艰巨和疑问,依据不同企业的实践状况,精准推送关系搀扶政策,“一企一策”给予帮扶。先后为企业协调处置了名目树立用地审批手续操持、跨境贸易综合服务平台入驻等方面疑问十余件。
联动施策,用好金融搀扶。融资难不时是中小企业广泛面临的难题,市商务局依据企业反映的信贷融资难等疑问,及时对接下级无关部门,为重点外贸企业选派金融辅导员,协助外贸企业最大限制应用政策红利。先后组织凯祥包装、弘扬服饰等多家企业申报中小企业国内市场开拓资金、跨境电商搀扶资金等内贸专项资金。同时,会同中信保yan台分公司用足用好进口信誉保险等合规外贸政策工具,保证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疏通应用。组织鹏华生化等内贸企业申报2020年度进口信誉保险搀扶,协助企业降落贸易危险、缓解企业资金压力。
强化疏导,培养新业态新形式。往年以来,莱阳市商务局强化培训疏导和政策搀扶,着力疏导外贸企业向新业态转型更新,打造外贸开展新引擎,推进全市外贸高质量开展。年内屡次组织企业加入跨境电商和市场洽购业务培训会,对莱阳企业跨境贸易进口详细状况提出倡议,对企业提出的外贸新业态开展疑问启动答疑解惑。先后约请阿里巴巴国内站、深圳海卖科技公司、浙江世界贸易通等跨境电商平台担任人到莱阳与企业就跨境电商品牌经营、实务操作和完成案例启动分享交换,为外贸企业新业态开展指明了方向、优化了能源。
鸡西市“1234510工程”是什么?
推进农业产业化,能够通过全面提高企业经营实力,从而提升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有利于推动农业和农村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有利于培植财源,发展地方经济;有利于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山东省农业产业化发展走在全国各省(市)的前列。 他们的成功经验为鸡西市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思路和依据。 一、深刻把握产业化内涵,对推进农业产业化,加速鸡西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依靠龙头带动和科技进步,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形成贸工农,产、加、销一条龙的农村经济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 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特征:它依据国内外市场需求来组织农产品生产,因此它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 因为产业化经营主体是企业,企业经营必须首先研究市场;它立足本地优势,确立主导产业,因此它符合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它以龙头企业为纽带连接产销两个环节,实行贸工农、产、加销一体化经营,符合农村生产经营的组织制度变革的方向。 农业目前最大问题是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导致农民组织化程度太低,形成不了经济发展合力,产业化能有效地把农民组织起来进行大规模生产;它以规模经营为基础,专业分工为内容,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实际,有利于现代科技与标准化的推广。 当前农村土地种植不能连片,不利于机械、科技等推广应用。 农业产业化的基本思路:根据市场确定主导产业,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依靠龙头企业带动,发展规模经营,实行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组织形式。 这个思路强调的是: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 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类型和模式:市场带动型。 如山东金乡大蒜、黑龙江省鸡西市红星玉米;龙头企业带动型。 如黑龙江省完达山乳业、鸡东县万寿菊;基地推动型。 如山东寿光蔬菜、黑龙江虎林绿色水稻;中介组织带动型如黑龙江省鸡西市西郊蔬菜协会、山东养猪、养鸡合作社;复合型,即:公司+中介组织+农户。 如黑龙江鸡西苦瓜酒。 农业产业化的兴起过程:农业产业化经营在世界发达国家起步较早,20世纪50年代美国首先提出了农业关联产业概念。 其最初含义是:农业再生产中的产、供(加)、销三方面业务实现有机的结合与综合。 即农业的生产环节和工业的加工环节,商贸的供销环节再也不是独立的,封闭的系统,而是三者结合成有机的整体,解决了农产品销售不畅问题,附加值不高问题,农业效益低下问题,实现了农产品在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的连续增值,提高了农业整体效益,比如美国的玉米可加工成100多种产品,包括食品,实现了加工增值,同时又在销售环节实施品牌战略,进一步在销售环节增值。 (膨化食品、油脂、维生素A)目前,美国的农产品加工转化率90%以上。 我国40-50%,山东60%。 我国的农业产业化兴起于改革开放,80年代中后期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遇到了发达国家现代化早期所遇到的问题,出现农产品卖难(卖猪难、卖鸡难等)……。 这一时期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怎样走出农产品卖难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困境?山东省在全国率先进行了大胆地探索,他们把解决农产品卖难的着眼点放在首先解决农产品的销售问题上,就是围绕市场上加工,成功地把加工业引入到农业生产领域,解决了农产品卖难问题。 山东诸城县1987年首先提出了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战略,这一战略是一步棋走活,全盘皆活,一跃发展成为全国百强县58位。 山东寿光县三元朱村当年砍掉庄稼扣大棚,当年攒了钱,以后一发不可收,引领全县发展成蔬菜大产业,这个县已成为全国百强县,经济实力雄厚。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农业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从以往的长期短缺转向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这一时期农业发展受到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有时市场需求约束更为突出,如何围绕市场需求发展农村经济,解决农产品卖难,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问题已上升为这一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 同是在这一时期党中央确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之后,全国各地各种形式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象雨后春笋一样,迅速发展起来,为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做出了突出贡献。 2001年11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做出了“扶持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科学论断。 这一时期农业产业化得到了全国各地的高度重视,发展速度非常之快。 理论界也对产业化给予了充分研究和肯定。 一种观点认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之后的第二次制度革命: (1)解决了规模经营问题;从国外农业现代化的实践看,规模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标志,美国的农场都在万亩以上。 (2)解决了组织化程度低的问题;农民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永远形成不了竞争合力,只有组织起来才有合力。 (3)解决了专业化生产,标准化生产问题。 另一种观点认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是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还有的观点认为: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加入WTO后,应对国际农产品竞争,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总之这些观点都具有战略性,正如胡总书记指出的: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一件带有方向性、全局性的大事。 、 发展农业产业化的重大战略意义:就黑龙江省鸡西市而言,发展农业产业化有如下四点重大战略意义: 第一,发展农业产业化对鸡西市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有重大战略意义。 鸡西目前是煤炭和农业两大经济结构,煤炭作为近期战略可以维持鸡西经济现有的发展速度,但这是受储量、和开采率限制的,以目前的储量和年开采量推算,仅有几十年的开采期。 几十年以后怎么办,这是鸡西决策者必须要考虑的长远战略问题。 这一战略的基本目标,就是从现在开始培育调整发展一个支柱产业,待煤炭支柱产业在退出历史舞台之前,能够支撑住鸡西经济的产业。 那么这个产业是什么?就鸡西目前的条件看,唯有农业产业可以胜任。 这一点也是市委工程决定了的,也是被鸡西有识之士普遍认同的。 如果农业是鸡西长远发展的战略支柱产业。 那么,农业要走一条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才能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答案是:绿色产业化经营之路。 这也是工程确定的。 所谓绿色产业化经营之路,就是我们农业的发展方向是绿色农业,我们所走的路是产业化经营之路。 为什么说绿色农业是方向呢?因为发展绿色食品产业①符合可持续农业的方向。 地球只有一个,当前人口剧增、土地锐减、水土流失、环境恶化,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已成为主题。 ②食品产业是永恒的朝阳产业,绿色食品产业又具有安全、营养的性质,是当今世界消费的潮流,(恩格尔系数有关)。 ③价格具有吸引力、有机食品价格比一般食品价格高1_10多倍。 ④国际间农产品贸易竞争的主导产品(农产品质量标准所致)。 那么,为什么要走产业化经营这路?发展绿色食品农业必须要走产业化之路。 因为,这条路是被实践证明的一条成功的农业发展之路;是推动GPR增长,培植财源,增加农民收入的成功之路。 山东胶东半岛的许多县级市GDP的总量都接近200亿元,已经超过我们市,其中农业产业化创造的份额在60-70%,财政收入都在12多亿元以上,也超过了我们市。 今年有的县要突破20亿元大关,其中农业产业化贡献率达70%;人均收入都超过了5000元大关,其中3000元是产业化为农民贡献的。 可见,农业产业化无论是对鸡西农业经济发展还是对全市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都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第二,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对鸡西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具有重大意义。 搞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是新形势下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提高农业产业开发度,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战略举措。 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受资源和市场需求的双重约束,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根据资源和市场需求,合理地进行农村经济结构布局,以实现农村经济的效益最大化。 当前一些农副产品销售不畅,价格偏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矛盾不断暴露出来,这主要是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造成的。 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出路就是要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所谓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不是指简单的各种农产品的种、养比例调整,也不是就农业抓农业的老思维定式(抓什么,什么卖不出去,长毛兔、大双覆玉米等,农民说上级让你干的千万别干),而是要用全新的市场化的企业经营理念来调整经济结构。 就是以龙头企业为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核心,走产业化经营之路。 这是因为:龙头企业不仅能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效地连接起来,有效地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而且发展壮大一个龙头企业就会带动一个产业的发展,实现产业化升级。 一般来讲,农产品一次加工可增值5%;二次加工可增值15-20%,三次加工会更高,甚至翻番。 龙头企业的发展同时还可以通过发展各类合作组织、专业协会、合作社等中介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村组织结构的调整。 (麻山苦瓜酒、鸡东万寿菊)。 就目前我国农村人均1.4亩耕地的现状看,分散经营与大市场的矛盾永远是农业现代化的障碍。 因此,推进农村经营制度改革,把农民组织起来,实行规模生产才是出路。 农业产业化起到了这个作用。 第三,发展农业产业化对提高我市农业科技水平,标准化水平和农产品国际竞争能力具有重大意义。 我国加入WTO后,农业已置身于国际经济一体化竞争的大格局中,我们越来越感受到国际间农产品竞争的压力,这种压力不但体现在价格上,更体现在各国为提高本国农产品标准而设置的贸易技术壁垒上(有的产品多达100多项检测指标是一道很难越过的红墙)。 山东的实践证明,战胜这种压力挑战的,只有通过龙头企业竞争实力的提高才能实现,而龙头企业竞争实力的提高必须通过提高科技水平,提高标准化水平才能实现。 山东诸城外贸集团走的就是一条依据国际农产品的标准,依靠科技进步来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从而实现农产品外贸出口的,出口创汇2.5亿美元。 上缴税金3亿多元。 第四,发展农业产业化对鸡西市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大意义。 当前农业效益不高,农展增收困难是农业的首要问题,(去年是个例外,政策性增收240多元)。 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还是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这是因为: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为农民提供稳定的收入渠道,不愁卖难,收入大幅度提高。 例如:鸡西的甜玉米、万寿菊、绿色水稻、谷子、白瓜等已成为广大农民稳定增收重要产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组织起大规模生产,从而提高农业效益。 规模经营使机械和科技作用能发挥出来;发展农业产业化是农村向工业化、城镇化迈进的重要途径。 从发达国家的实践看,农业现代化的标志主要是看农业工业化、农村城镇化的实现程度。 产业化使小城镇发展速度,乡镇企业发展速度,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加快,促进城乡经济融合,打破二元经济结构;发展农业产业化,可以提高农业与其它产业的关联度,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繁荣农村经济。 如寿光蔬菜产业推动了种子、农膜、农*、化肥,机械、包装、运输、服务、会展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与蔬菜产业一道为这个县创造6-7亿元的财政收入。 二、鸡西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 经过多年的发展,鸡西市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是发展了一批门类齐全的、多种所有制形式的龙头企业群体。 从米、面、油、粮、经、饲到肉、蛋、奶,畜禽产品再到北*加工都有龙头企业牵动。 目前全市龙头企业已发展到74户,其中,国家级1户,省级6户,市级24户,县区级18户。 2004年龙头企业产值33.1亿元,农产品加工量434万吨,农产品销售收入27亿元,利润18亿元,税金0.5亿元。 在74家龙头企业中,私营企业占20%,股份制企业占61%,其它形式占19%。 二是发展了一批有竞争实力的外向型龙头企业。 由原来的2户发展到目前的8户,由单一的大米出口,发展到大米、蒸熟米、豆粉、甜玉米、瓜籽仁、蜂蜜等多种系列产品。 (兴达米业大米出口占65%(大贸),绿都大米出口占60%(边贸))。 三是发展了一批产业化的新兴组织。 全市各类合作组织,专业协会、中介服务机构达320多个。 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例如:西郊经纪人景玉坤,麻山苦瓜种植协会,密山、鸡东养猪协会,奶牛协会,西瓜协会等。 四是培育了一批叫得响的知名、著名和驰名品牌。 例如:完达山、碧珠、珍宝岛、虎琳、兴凯湖、馨禾等品牌在国内外很有影响。 五是培育了一批属于企业自己的市场。 北京、上海、广州、大连等大中城市建有我市70多个企业产品销售网点,美国、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建有50多个销售机构。 以上“五个一”也基本上体现了鸡西市目前产业化的发展现状。 目前龙头企业共牵动基地503万亩,畜禽养殖337万头(只),连接农户14.3万户,农户平均增收1050元。 以上是鸡西市近年来农业产业化取得的成绩,这些成绩如果与80、90年代自己比,成绩确实是巨大的,发展速度是突飞猛进的。 如果放在全国的视野中去比,我们的差距是巨大的,龙头企业规模小,竞争力弱,拉动作用不强是主要问题。 山东省诸城县一个经营农产品的外贸集团产值64亿元,税金3个亿,一个得利斯生猪屠宰厂,年产值30亿,税金2个多亿,而鸡西市的产业化总产值仅有33亿元,税金0.5亿元。 诸城的产业化分工非常明星,专业化程度很高,标准化水平也高,几乎每一个农产品都有龙头企业牵动,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70-80%以上,接近美国90%水平。 我们仅有30%左右,产业化拉动农民增收人均3000元,我们是户均1050元。 产业化对财政贡献率达60%以上,达7亿多元。 诸城、寿光、莱阳、金乡等一大批农业产业化搞得好的县,不但财政收入高,城市基础建设、投资环境好,而且农民富裕程度也高,人均收入都超过5000元。 贫富差距小,社会问题少,在这里基尼系数不会超过0.4,超过0.4就是警戒线,而我国已达0.45,鸡西可能要高于这个数。 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距?我想除了地域经济差距外――远离出海口,远离经济发达地区。 我认为主要的差距: 一是观念的差距。 政策观念,领导观念、市场观念、行政观念,企业经营观念。 农民的自足观念,不致富又怕别人富的观念,歧视外来人观念。 权力私有化观念,也叫老爷观念(权力为自己利益所用,而不考虑为民所用,为企业所用,这种文化只能产生腐败,而培育不出大企业等)都比较陈旧,观念的开放度不够,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育和龙头企业的发展。 政策观念差距就是你说你的,我干我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政策不少,落实起来真难;领导观念差距就是,计划经济时期领导农业的催种催收观念仍有市场;市场观念差距就是对市场经济缺乏认识;行政观念差距就是服务意识差,管人意识强,不听管不行;企业经营观念差距就是想把企业通过自身努力做大做强的意识差,而是玩贷款投资的不少。 二是经济发展环境的差距。 政策环境、制度环境、文化环境、服务环境、法制环境、基础设施环境(铁路运输的瓶颈)金融政策环境等较发达地区都有差距。 政策环境差距是我们的政策本来就不比别人的优惠,再加上执行起来的差距很大;制度环境的差距是我们的一些行政制度造成的企业经营的制度成本已超过了一些小企业的利润,大企业也不堪重负;文化环境差距是我们缺乏象山东培育能人的齐、鲁文化;服务环境差距是勒、卡、吃、拿、要屡禁不止;法制环境差距主要是缺乏对企业有效的保护;基础环境是交通、运输、电力、通讯等;金融环境主要是贷款。 三是企业竞争实力和发展规模的差距。 目前,鸡西市龙头企业产值真正超亿元的企业屈指可数,仅三家。 其他一般都在5000万元以下,74家县市级龙头企业产值在1000万元以下的占多数。 因此,龙头企业不但国外竞争力弱,国内竞争力也不强。 三、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意见 1、认清形势,提高对发展农业产业化的认识 当前,国际间农产品竞争的两大趋势是集团化,品牌化(品牌化也是质量化)这两化都是工业和农业高度有机结合的产物。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农业产业化的高度集中。 全国各地正围绕这一趋势追赶,奋进,在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上,上规模、上标准、上质量、上品牌,特别是山东农产品出口已占全国的1/4,出口创汇80亿美元,形势喜人。 但对我们来说是形势逼人。 如果我们不认真地好好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我们只能作为一个原料供应的大市,农业利润受人盘剥的工业弱市,财政小市。 WTO框架内的残酷竞争,我们只能任人宰割。 做为我们鸡西的有识之士,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也应该认识到市委提出的工程中,农业推进绿色食品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战略的重大意义。 2、加强领导,创建一个有利于龙头企业发展壮大的经济环境 加强对农业产业化工作的领导,我认为各级政府主要作好的就是两件事。 做好了,产业化自然会蓬勃地发展起来,农村经济和地方经济自然有一个大的飞跃。 一件事是培育、引进、扶持、发展好龙头企业,这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这个问题后面要论述。 另一件事是创建好适合于龙头企业发展的经济环境,这是龙头企业发展的关键。 没有一个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就不会有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 (1)要加大环境治理整顿的力度,坚决废除一些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和体制性障碍,结合深化改革建立起一个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宽松的有吸引力的经济环境,坚决打击勒卡吃拿要和滥用权力腐败行为。 (2)要制定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财政、土地、项目审批、金融、交通、电力等,山东诸城的土地政策是相当优惠的,对大招商项目政府给无偿配送100亩地,这个县引进的北京福田汽车一次配送200亩)。 (3)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山东泰安、东营的便捷服务) 要开展便捷服务(一站式服务),要制定优质服务细则,奖优罚劣。 要开展服务监督,经常监督公务员的服务状况。 3、要以龙头企业建设为核心,全面提高产业化的经营水平 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是关键。 山东的实践证明,发展农业产业化。 一定要有龙头企业,一定要有大的龙头企业,一定要有竞争力和牵动力极强的龙头企业。 首先要大力招商引资,引进外来投资者上项目,上企业,上加工。 尤其是要依托资源优势大上一批科技含量比较高,国内外有市场的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 应该说,这是目前鸡西发展龙头企业的一个捷径,应该举全市之力抓好,特别是畜禽深加工。 山东这样一个经济发展比较快的地方,目前仍还引进外资,引进战略合作伙伴。 黑龙江双城市引进雀巢企业,发展奶牛产业,年交税2亿多元,同时奶牛的发展加快了农民增收;杜蒙一个贫困县,引进伊利,发展了近7万头奶牛,农民富了,财政也富了,年实现税收近2亿元。 那么,我们鸡西市要把农业产业化作为经济发展重大战略,就更应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引资步伐,大上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 其次要做大做强现有龙头企业。 (1)要加快企业改革步伐,实现企业产权多元化。 要按照国退民进原则,加快龙头企业改制步伐,积极吸引国内外资本和民间资本,实行收购、兼并、租赁、控股和参股国有龙头企业(象兴达米业)。 过去几年,是我们在龙头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上取得一定成绩,但有些股份制改革仍不彻底,公私不分,产权不明晰,象虎林绿都集团,密山绿宝石集团仍需进一步深化改革,要象兴达米业,海泰公司那样改得越彻底越好,越有利于龙头企业的做强做大。 实践证明了这一点,山东的经验也给我们以启示……。 重要的是要在龙头企业发表中,大力发展私营和非公有制企业。 (2)要加快企业重组与改造步伐,实现企业规模扩大化。 坚持以资产整合与重组为核心,打破地域界限,所有制界限和管理权限,加快企业重组改造步伐,扩大企业规模,增强竞争实力,实现战略升级(象北大荒米业)。 我们市龙头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企业规模太小,没有太大的牵动力。 世界农产品加工企业大的产值在500多亿美元,我们国家最大120亿人民币,我省最大的30多个亿,我市最大的仅有2个多亿。 因此,必须要把企业规模做大。 加快企业重组,必须是以资产重组为核心,要注意企业重组并不是简单的并构,不是简单的1+1=2的效果,企业规模一定要做大,这是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方向。 (3)要加快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实现企业市场外向化。 发展农产品国外市场,必须要强力推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要以出口国的农产品质量标准组织标准化生产,做到十统一:统一技术标准,统一供种、供物资,统一技术服务,统一加工,统一包装,统一标志,统一质量,统一价格,统一重组,统一销售。 目前,鸡西市农业推行的标准化还停留在国内标准阶段,由于很少有企业带动农产品出口,很多基地还并不知道什么是国际农产品标准,什么是出口国农产品标准,这一点与山东农业差距甚大。 主要问题是我们缺乏开发国外农产品市场的龙头企业。 在这个问题上,各级政府责任重大,企业更是义不容辞的使命,否则农业不能实行标准化,企业就不能积极参与国际农产品竞争,我们的农业就永远谈不上现代化。 所以一定要抓标准化,抓外向化。 抓外向化,外贸部门应发挥重要作用,帮助企业培训外贸人才,联系国外》客商,提供外贸信息。 (4)以质量为核心,加快打造名牌产品,实现企业经营品牌化。 要以提高产品质量为核心,在整合品牌,宣传品牌上和精心打造品牌上三个方面狠下功夫。 打造品牌的核心是质量,要把质量作为企业生命。 现代市场竞争的趋势是品牌化,农产品竞争也不例外。 雀巢、可口可乐、娃哈哈、蒙牛、伊利、完达山等等,不单有极高的市场占有率,而且有相当高的价格和利润。 一个驰名品牌可以成就一方经济。 完达山品牌的无形资产价值50个亿,而鸡西目前除了完达山有一个驰名品牌,著名品牌也仅有2个。 因此,鸡西应该在农产品品牌上狠下功夫,打造驰名品牌,提高企业实力,提升产业化经营档次。 (5)加快企业科技创新,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现代化。 现代企业的实力竞争是科技竞争,科技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 要不惜重金,高薪聘用人才;要加快企业设备改造更新,加快管理手段的更新,努力实现企业的现代化经营管理;要加快科技创新,密切开展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合作,加快科技攻关。 科技创新的重点要放在自主开发新产品上、新技术上。 一个企业一定要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否则就不会有竞争力。 政府要在企业科技创新方面给予扶持,包括资金扶持,技术力量扶持和信息服务。 (6)加快特色产品开发,实现企业发展特色化。 北*、珍禽、甜玉米、蜂产品等特色产品是我们鸡西的优势,但目前开发程度很低,企业规模也小。 各级政府,各个企业要在这些领域有所突破。 (7)加快营销体系建设,实现企业营销网络化。 全市外销网点427个。 营销网络的建立对一个企业十分重要。 一个企业除了要注重在各地开设销售网点,建立销售机构外,还要学会运用信息网络营销,学会连锁营锁、超市配送和期货代理等多种现代营销手段。 搞好产品销售这是农业产业化的最终实现环节,搞得好,龙头企业就会发展起来,农业产业化才能继续发展,相反这个产业就会萎缩。 (8)加快经营机制创新,实现利益连接紧密化。 在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上,坚持以“双赢”的利益连接机制为宗旨,按照双方自愿,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积极引导农民采取订单或土地、产品、资金、技术等要素入股的形式,与龙头企业结成紧密的经济利益共同体。 一要有订单。 体现种养标准,质量价格; 二要有利益返还。 龙头企业搞农产品加工,肯定要实现农产品加工的二次或三次增值,其增值部分应该让基地农民分享一些,否则农民是不会为企业种、养的。 三要建立互信。 企业的诚信问题,农民的诚信问题在经营过程中都会受到市场价格、利润的严峻考验。 诸城外贸集团鸡的出口受到了禽流感的打击,订单收购鸡受到了严峻考验,但集团仍保证了收购,其中也有政府给予了极大的支持。 四要有中介组织协调双方利益关系。 既发展公司+中介组织+农民模式。 例如山东经验、鸡东万寿菊、麻山苦瓜酒等。 (9)加快企业经营体制创新,实现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多样化 重点在以下六种产业化的组织形式上搞突破。 一是龙头企业带动型;二是市场带动型;三是主导产业带动型;四是合作组织带动型。 通过合作社、专业协会、经纪人带动;五是生产基地推动型;六是公司+中介组织+农户复合型。 黑龙江鸡西市农业委员会 袁朝友
青岛、yan台两地周边县级市的比较
胶州市位于胶州湾畔,东临即墨市,青岛市城阳区,北接平度市,西靠高密市,西南临诸城市,南与胶南市接壤.1987年2月胶州市在青岛地区率先撤县建市,是山东省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 全市现辖13个镇、5个街道办事处,总面积1210平方公里,总人口78万。 到2005年底,胶州市市区人口28万,市区建成区接近40平方公里.一个中等开发城市基本形成. 胶州市区位优越,交通发达。 胶济、胶黄、胶新铁路横贯境内,济青、环胶州湾、同三、青红高速公路、204国道纵横交错。 胶州距离青岛港35公里,黄岛前湾港30公里,距离流亭国际机场25公里。 境内有全国第三个铁路集装箱编组站,是进出半岛的咽喉,重要的交通枢纽。 胶州物产丰富,文化灿烂。 胶州大白菜即鲁迅先生所说的胶菜名扬海内外。 4500多年前,先民就在这里创造了灿烂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三里河文化。 唐宋时期胶州(板桥镇)又是全国五大商埠之一,北方唯一通商口岸。 胶州是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画家高凤翰的故乡。 胶州又是胶州大秧歌和茂腔的发源地,胶州大秧歌又是山东三大秧歌之一,三弯九动十八态的舞姿和茂腔的特色唱腔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文化遗产之列。 渊源流长的历史使得胶州素有“金胶州”之美称。 改革开放以来,胶州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抢抓机遇,求真务实,加压奋进,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目前,已形成机械、电子、化工、建材经纺、食品等主导产业体系,出口创汇连续多年居山东省县市首位。 是环胶州湾经济带上重要的工业加工、仓储物流基地。 从而使胶州市进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行列,先后被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是山东省首批小康县(市)之一。 莱西市位于胶东半岛中部,隶属于青岛市,是国务院确定的沿海地区对外开放县市,也是中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之一,2006年10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结果表明,莱西市由上年的全国第100名上升到第64名。 位于青岛、yan台、威海三大沿海开放城市之间,居山东省正在建设的半岛城市群和半岛制造业基地的中心,距青岛港90公里,距青岛国际机场60公里,在青岛市“一小时经济圈”内,素有“青岛后花园”之称,属山东最适合居住和创业的首选城市。 莱西市地处东经120°12—120°o40,北纬36°34°—37°09,东临莱阳市,北靠招远市,西隔小沽河与平度市相望,南临五沽河与即墨市为邻,南北长63公里,东西宽36公里,总面积1522平方公里。 全市辖11个镇、5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经济开发区,总人口72.8万人。 莱西市下辖水集、望城、沽河、龙水 (经济开发区)4个街道办事处,孙受、李权庄、姜山、夏格庄、河头店、马连庄、日庄、南墅、店埠、院上、武备等11个镇。 市人民政府驻水集街道,邮编。 行政区划代码。 区号:0532。 莱西市经济以外向型经济和农业产业化为突出特色,形成了以食品加工、化工、纺织、机械、矿产建材、电子信息业等为主体的工业结构体系,同时,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全市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根据国家统计局2006年公布的结果,莱西市列全国百强县第64名,水集进入全国千强镇。 2007年度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体系研究成果发布暨第四届中国中小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期间,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体系研究课题组发布了“2007年度全国十佳节约型中小城市”、“2007年度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2007年度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三项评价结果。 在2007年度全国十佳节约型中小城市排名列中,莱西市列第9位:昆山市、江阴市、张家港市、金坛市、太仓市、常熟市、山东章丘市、河南义马市、山东莱西市、山东平度市。 在2007年度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排名中,莱西市列第12位;在2007年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排名中,莱西市列第43位。 处于中国经济强劲增长的环渤海湾经济圈、山东半岛制造业中心地带的平度,是连接【青岛】、【潍坊】、【yan台】三大城市的“枢纽”,更是胶东半岛制造业中心、青岛经济发展潜力之都,被誉为青岛这座美丽海滨城市的“后花园”。 平度位于胶东半岛西部,地处北纬36°28~37°02,东经119°31~120°19。 东以小沽河、大沽河为界,与莱西市和即墨市相邻;西及西南以胶莱河为界,与昌邑市和高密市相望;南与胶州市毗邻;北与莱州市接壤。 东西最大横距69公里,南北最大纵距65公里。 全市总面积3166平方公里,是山东省面积最大的县级市,总人口135万,辖26个镇、4个街道,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788个行政村。 2005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286.9亿元,增长19.3%,实现地方财政收入9.6亿元,可比增长50.7%;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大关,增长13.8%。 2005年全市社会经济发展综合指数在全国百强县排名中前进26个位次。 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居全国34位,山东省30强综合评价指数居第7位,荣膺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50强。 努力打造现代山水田园秀美宜居城市,建设绿色生态平度。 平度市人民政府驻地邮编。 行政区划代码。 区号:0532。 莱州市位于山东半岛西北部,西临渤海莱州湾。 地理坐标为东经119°33′-120°18′,北纬36°59′-37°28′。 东临招远市,东南与莱西市接壤,南连平度市,西南与昌邑市相望,西、北濒临渤海湾。 总面积1878平方千米。 2003年底,全市总人口85.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4.9万人。 市人民政府驻文昌路街道西北隅居委会,邮编。 代码。 区号:0535。 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 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3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0亿元,增长19.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0亿元,增长�16.5%�。 三次产业比重为14.3∶48.9∶36.8。 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5.86亿元,比上年增长40.6%。 实现财政总收入8.7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1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42.1%。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27.7亿元,比年初增加10.3亿元。 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97.7亿元,比年初增加7.9亿元。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6.5亿元,比年初增加6.1亿元。 近年来,莱州市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干事创业,加快发展,全市经济社会呈现出既快又好、协调发展的态势。 年实现生产总值233亿元,平均年增长18%以上,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近3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超过13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68亿元。 人均GDP突破2万元大关,已经达到元。 是山东省 30个经济强县和全国综合经济实力百强县市。 农业发展实现新的突破。 林、牧、渔业保持稳定发展势头。 工业生产保持快速增长。 全市始终坚持“工业立市”的战略方针,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工业结构加速升级,产业特色开始形成,全市第二产业比重达到51.2%。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达到279家,年工业总产值达229.5亿元。 莱州是中国黄金生产基地,黄金生产能力占全国黄金产量的 13.4%,占山东省黄金产量的52.7%。 金仓矿业公司、天承生物金业公司和焦家金矿在成为上海黄金交易所会员单位和指定“可提供标准金锭企业”后,精炼的品牌国际产品黄金产销两旺。 莱州已成为中国北方石材出口基地,由于石材资源丰富,加工设备先进,首都天安门广场、中华世纪坛、北京、上海、深圳国际机场等重点工程都闪烁着莱州石材的风采。 2003年4月,莱州被中国石材协会正式命名为“中国石都”。 总投资30亿元集生产与贸易于一体的“中国(莱州)国际石材城”使莱州成为亚洲的石材集散地。 莱州是全国日晒盐出口基地和中国北方盐化工生产基地,年产原盐 100 万吨,纯碱 6 万吨,溴素 8000 吨,溴系医*中间体100吨。 目前,莱州制盐、制溴等生产工艺居全国同行业领先地位。 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 交通运输全面增长;旅游业持续升温。 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71亿元。 对外经济贸易稳定增长。 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超4.8亿美元。 财政税收保持较快增长。 财政年总收入达15.4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1亿元。 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加快。 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元,农村人均纯收入达5546元。 金融形势稳定。 全市金融机构存款年末余额为162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22亿元。 进入“十一五”,莱州经济着力构建“六大支撑体系”。 打造“两带五区”,建设加工制造业基地,做大做强机电、建材、黄金、盐及盐化工,到2010年,二产增加值将达到282亿元;莱州港口建设正在完成5个5万吨、2个3万吨和3个2万吨的泊位建设,完成后港口吞吐能力将达到3千万吨;莱州的城市建设正在按照“开发新城区、提升老城区、建设临港区、膨胀中心镇”发展,面积将达到4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30万。 莱州市市域区位优越,是联结山东沿海开放前沿城市与内地后方的枢纽。 古时的官道在市区交织成网,而且处在京城连接胶东半岛其他沿海古县的要道。 现在村村通公路,境内有威乌高速公路、大莱龙铁路,沿海有莱州港。 交通方便。 莱阳市位于山东省东部,胶东半岛中部,临黄海丁字港。 地理坐标为东经120°31′~ 120°59′12″,北纬36°34′10″~ 37°9′52″。 东临海阳市,西接莱西市,北界栖霞、招远两市,南邻即墨市,东南隅濒黄海丁字湾。 东西最大横距35千米,南北最大纵距65千米。 总面积1731.54平方千米。 2003年底,全市总人口88.7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5.19万人。 市人民政府驻城厢街道,邮编。 代码。 区号:0535。 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61.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1.6%。 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7.72亿元,增长3.4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1.69亿元,增长17.70%;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5.18�亿元,增长16.63%。 三次产业比重为16.9∶49.4∶33.7。 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9.56亿元,比上年增长40%。 实现财政总收入6.14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40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35%。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5.45亿元,比年初增加10.41亿元。 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4.52亿元,比年初增加4.99亿元。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9.89亿元,比年初增加9.98亿元。 近年来,莱阳市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在全省30强中的位次进一步前移。 2006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195.1亿元,比上年增长17.4%,三次产业比重调整到13:58:29。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1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56.3亿元,年均分别增长4%、22.4%和14.9%。 地方财政收入突破6亿元大关,达到6.5亿元,比上年增长21%。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38.3亿元,增长17.1%。 2006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1.3亿美元,出口创汇5.1亿美元,分别增长10.2%、22.5%。 工业整体素质明显提高,2006年,食品、机械、化工三大行业销售收入占到全市工业的8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04家,培育起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98个,新上了鸿达重工机械、yan汽重卡、万斯特活塞、世宝生物等一批质量高、规模大、后劲足的机械、化工大项目;2006年,莱阳市被评为全国食品工业强县,龙大粉丝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省级著名商标、名牌产品分别达到15个和17个。 加快推进学研结合,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鲁花集团被列为首批国家星火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中心示范单位,新增省级技术中心2个;万斯特公司被评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全市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个。 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5815元,比上年增加664元。 第三产业日趋繁荣,200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0.7亿元,增长16.5%。 兴建了盛隆建材批发二期、东方果蔬批发二期等10个档次较高的市场,培育起销售收入过亿元的商贸流通骨干企业5个、成交额过亿元的市场11个。 其中,盛隆装饰城和东方果蔬批发市场被评为山东省十大专业商品交易市场。 引进了潍坊佳乐家、青岛国货等知名品牌超市,提高了居民消费品位。 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城市建设投入8.1亿元,开工建设重点工程39项,,城市整体形象有了新的改观。 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加强,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科技综合实力进一步提高。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人口自然增长率降到0.4‰。 蓬莱又称“蓬壶”。 神话中渤海里仙人居住的三座神山之一(另两座为“方丈”、“瀛洲”) 全市总面积1128.5平方公里。 辖7个镇5个办事处,584个行政村(居委会)。 年底全市总人口44.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3.96万人。 出生婴儿男女性别比107∶100。 人口出生率7.6‰,人口自然增长率0.43‰。 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70亿元,同比增长23.5%。 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3.17亿元,增长7.2 %;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79.86亿元,增长3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2.28亿元,增长10.4 %。 三次产业比重为9.7∶59∶31.3 。 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培育形成了以旅游业、临港工业、葡萄及葡萄酒业、汽车及零部件加工四大产业为主导的经济产业体系。 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0亿元,比上年增长38.5%。 实现境内税收总收入8.29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40%。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1.6亿元,比年初增加7.9亿元。 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7.5亿元,比年初增加5.9亿元。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8.3亿元,比年初增加0.5亿元。 全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30亿元。 农业增加值13.2亿元,增长7.2%。 粮食总产13.8万吨;油料总产4.5万吨,增长11.7%;果品总产49.2万吨,增长80.9%,其中,葡萄种植面积8万亩,葡萄酒生产能力8万吨,成为世界七大葡萄海岸之一。 蔬菜总产11.0万吨。 肉类总产3.0万吨,禽蛋总产2.1万吨,奶类总产0.5万吨。 水产品总产23.6万吨,增长6.4 %。 全年植树285万株,造林2万亩,林木覆盖率达40%。 全市农机总动力5.1万千瓦,增长2.9%。 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3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75亿元,同比增长84.5%;实现出口交货值5.76亿元,增长9.7%。 产品销售率达101.80%,比上年提高3.21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44亿元,增长79.4%;实现利润25.5亿元,增长100%;实现利税55.2亿元,增长78.3%。 临港工业呈倍增式发展,实现产值37.7亿元,增长215%;汽车及零部件加工业实现产值24亿元,利税2亿元。 全社会用电量9.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1%。 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408.74,比上年提高108.66个百分点。 07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亿元,比上年增长16.5%。 实现进出口总额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1.4%,其中出口万美元,增长37.3 %。 新引进境外项目67个;合同外资额6.6亿美元,增长101%;实际利用外资2亿美元,增长216%;实际利用内资80亿元,增长136.5%。 主要旅游景点有蓬莱阁、水城、海洋极地世界、八仙渡海口景区、戚氏祠堂、田横山公园、西苑动物园、艾山自然保护区。 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00万人次,旅游门票收入达到1.2亿元,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亿元。 我觉得都有特色,都有优势,无所谓最好,按发展前景看,还是胶州好一些。
求 鲁办发 2009 32号 文件
【发布单位】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全文见下方参考资料)【发布文号】 鲁政办发〔2009〕32号【发布日期】 2009-05-05【生效日期】 【效力】 【备注】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经贸委等部门关于氯碱、农*、化肥、炼化、轮胎、食品、葡萄酒、白酒、啤酒、造纸、自行车电动车、陶瓷、钟表等13个特色产业调整振兴指导意见(第一批)的通知鲁政办发〔2009〕32号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省经济的影响,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推进我省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加快实现工业由大到强的转变,保持我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根据省政府第30次常务会议部署,省经贸委会同有关部门编制了10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40个特色产业调整振兴指导意见、13个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 现将40个特色产业中的氯碱、农*、化肥、炼化、轮胎、食品、葡萄酒、白酒、啤酒、造纸、自行车电动车、陶瓷、钟表等13个特色产业调整振兴指导意见(第一批)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山东省轮胎工业调整振兴指导意见》和《山东省造纸工业调整振兴指导意见》,请与省政府办公厅下发的《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经贸委关于加快全省轮胎工业改造提升促进轮胎行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的通知》(鲁政办发〔2008〕41号)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经贸委关于促进全省造纸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鲁政办发〔2008〕23号)文件一并贯彻实施。 各级、各部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刻认清面临的形势,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发展意识,积极作为,科学务实,认真执行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加快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省政府有关部门要围绕《指导意见》尽快制定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确保《指导意见》顺利实施。 各地区要按照《指导意见》确定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结合当地实际抓紧制定具体落实方案,确保取得实效。 《指导意见》还筛选确定了一批与之相配套的在建和拟建重点项目,由省经贸委另行印发,请一并组织实施。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九年五月五日山东省食品工业调整振兴指导意见(2009—2011年)省经贸委 省食品工业协会食品工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生命工业,是行业门类多、产业链条长、市场化程度高、劳动密集的传统产业。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快速发展,食品工业已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特别是“十五”以来,食品工业快速发展,在提高全省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推动农业及相关产业发展、扩大劳动就业、带动农民增收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2008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原辅材料及生产成本上升、“三鹿奶粉事件”等不利因素影响,我省食品企业特别是出口食品企业发展遇到了很大困难。 为更好地应对和化解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促进全省食品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特制定本意见。 一、现状及面临的形势(一)现状。 2008年,全省规模以上食品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843.45亿元,实现利税657.36亿元,利润421.03亿元,出口交货值989.19亿元,分别占全省工业的12.7%、10.22%、10.97%和14.06%。 食用植物油、水产品加工、肉禽加工、果蔬加工、淀粉及淀粉糖、速冻调理食品、味精及谷氨酸、柠檬酸、黄原胶、啤酒、葡萄酒等产品产量均居全国首位。 目前,全省大、中型食品企业基本建立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环境管理体系、ISO食品安全管理体系、ISO计量管理体系及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等,为食品安全奠定了基础。 有62个产品荣获中国名牌,412个产品获得山东名牌,40件商标荣获中国驰名商标,446件商标获得山东省著名商标,28个产品获得地理标志。 有6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级技术中心,40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技术中心。 通过技术改造,我省粮油、肉类、乳品、果蔬加工、淀粉糖、味精、啤酒、葡萄酒、饮料等主要行业的龙头企业技术装备水平达到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 全省食品工业在加快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一是行业结构和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我省食品工业初加工产品居多,精深加工产品较少。 农副食品加工约占全省的70%,而食品制造业仅占18%,产品同质化、重复建设和低水平扩张等问题也很突出,造成部分行业产能过剩、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低、节能减排压力大。 二是食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不高。 全省中小食品企业占全省食品(生产许可证发证)企业总数的90%以上,小企业存在着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不完善、标准实施力度不够、生产许可门槛低和监管不够到位等问题,在保障食品质量安全方面能力较弱,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和隐患。 三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我省食品企业科技投入较少,研发能力较弱,核心技术、关键技术自主创新率较低,企业管理与市场开发创新能力不强,出口食品贴牌比例较高。 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整体技术和装备水平、管理水平、市场开发等方面还有很大差距。 (二)形势。 受国际金融危机和食品安全事件、食品生产成本上升、出口增幅下降、国内需求不旺等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目前我省食品工业发展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挑战。 一是行业增速放缓,部分产品产量下降。 2008年全省规模以上食品工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5.30%,增幅比2007年下降了5.5个百分点,是2000年以来增幅最低的一年。 特别是进入2008年10月以来,乳制品、食用植物油、味精、酱油、白酒、果汁等部分重点产品产量出现了负增长。 二是亏损企业亏损额增加,经济效益下滑。 2008年全省规模以上的食品企业有300户亏损,亏损总额为9.81亿元,同比增亏32%;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亏损额达5.49亿元,同比增亏119%;食品制造业亏损额2.29亿元,同比增亏37.75%。 三是国外需求下降,出口增幅下滑。 进入2008年10月以来,受外需明显下降的影响,10月食品交货值同比增长8.52%,11月增长11.65%,12月份增长9.21%,比2008年同期增幅下降5-8个百分点。 四是优势地位减弱,面临省外竞争压力加大。 近几年来,中西部地区食品工业充分发挥原料、能源、劳动力及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和税收政策优惠等优势,发展较快,我省也有一些大企业处于战略发展的需要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对我省食品工业发展带来较大的竞争压力。 五是大多数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大。 目前,虽然食品原料、能源价格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但是受外需下降、内需不旺等因素影响,企业市场销售成本增加,销售量增长放缓,企业利润同比增幅下降,部分企业流动资金周转陷入困境,特别是以出口为主的企业和中小企业订单减少,只能微利或保本生产,甚至亏损。 进入2008年下半年以来,部分出口食品企业出现了半停产、停产状况。 尽管当前影响食品工业发展的不利因素较多,但是我省食品工业仍具有较快发展的基本条件:一是当前国家及省出台的有关保经济增长、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有利于促进食品工业发展;二是食品工业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相对较小的行业之一,其发展的整体基本面依然保持良好,经济增长恢复较快、抗风险能力较强;三是我省食品工业整体生产制造能力占全国食品工业的五分之一及出口创汇的三分之一以上,中国名牌产品和全国百强企业、龙头企业数量居全国前列,市场竞争能力相对较强。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任务目标(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鼓励优势产业,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加快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行业科技进步;提升企业技术装备和节能减排水平,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大食品工业品牌和市场营销体系建设,培育食品加工产业集群,优化区域布局,加快原料基地建设,促进资源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加强食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食品工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1.突出自主创新。 瞄准世界食品加工技术与产业发展前沿,走产学研联合的道路,推进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增强食品工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食品工业,加快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和产业化步伐,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2.突出优势产业。 充分发挥不同区域的比较优势,加快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优势产区和优势产业流动,促进产业延伸,培育和发展具有特色的食品加工产业集群。 3.发展循环经济。 加快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资源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提高节能减排水平,发展循环经济。 4.保障食品质量安全。 积极推广种植养殖示范管理经验,从食品加工源头抓起,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和标准化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质量水平。 (三)发展目标。 力争到2011年实现以下目标:1.食品工业销售收入达到亿元,年均增16%;利税920亿元,年均增12%;出口创汇180亿美元,年均增8%。 2.创中国名牌产品90个,其中新增28个;省名牌产品500个,其中新增88个。 3.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集团100家,其中100亿以下的6家,100亿元以上的4家。 4.出口食品企业及大中型食品企业集团(公司)基本建起相匹配的食品原料生产基地和完善的食品质量安全体系。 5.重点产品目标:小麦粉2400万吨,食用植物油600万吨,鲜冷藏冻肉450万吨,乳制品190万吨,味精65万吨,白酒80万千升,啤酒530万千升,葡萄酒40万千升,软饮料450万吨。 三、发展重点(一)粮油及淀粉加工业。 粮食加工以小麦、玉米、薯类、大豆深加工和综合利用为重点。 小麦加工以为生产高质量、高档次主食服务为主,重点发展各类专用面粉,营养强化面粉、预配粉、方便面制品等,继续推进传统主食食品生产工业化。 玉米加工以玉米淀粉为基础开发变性淀粉,并向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方向发展,着力开发玉米酸、糖、醇以及低聚糖系列深加工产品。 薯类加工以淀粉、变性淀粉以及粉条、即食粉丝、薯条(片)等方便食品为重点。 油料加工以花生油和大豆油为重点,努力提高食用油质量,鼓励发展玉米油、葵花籽油、专用油等新品种,扩大精炼油和专用油比重。 大豆加工综合利用重点发展大豆分离蛋白、大豆功能性蛋白、大豆组织蛋白、大豆低聚糖、大豆多肽、大豆异黄酮其他高附加值产品。 重点发展小麦加工日处理小麦1000吨以上的企业,淀粉年产量50万吨以上企业,花生油年产量10万吨和大豆油年产量30万吨以上的企业。 重点扶持民天、半球、白樱花、发达、利生、泰裕、永乐和鲁花、香驰、渤海、三星及西王、保龄宝、鲁洲、福田等企业。 (二)肉禽加工业。 重点发展猪、牛、羊、鸡、鸭、鹅、兔等肉类深加工制品,稳定高温火腿肠产量,扩大低温肉制品生产。 开发面向城乡市场的放心肉和面向国外市场的分割鸡和分割兔系列产品,增加肉制品的分割品种,积极推行食品国际注册。 鲜肉制品向预冻肉、小包装、细分割方向发展。 熟肉制品向多品种、系列化、全营养、精包装、易储存方向发展。 采取生物技术,搞好猪、牛、羊等动物器官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和*物提取。 重点抓好龙头企业的标准化试点养殖基地,完善肉类加工全程质量控制体系,保障肉类食品质量安全。 继续推行定点屠宰,稳步提高机械化屠宰的比重。 重点扶持龙大、金锣、得利斯、诸城外贸、新昌、凤祥、盈泰等企业。 (三)果蔬加工及饮料。 加强果蔬良种的培育,扩大无公害、无污染的果品、蔬菜基地建设,努力开发和生产市场需求的绿色食品。 果品加工以浓缩果汁、天然果肉原汁为重点,发展不同规格、精包装、易开启、多口味的新品种,开发果冻、脆片、果酱、果醋等系列产品。 蔬菜加工重点发展低温脱水蔬菜、速冻菜、保鲜蔬菜汁、复合果蔬汁等系列产品,同时搞好蔬菜的分级整理包装等初加工,支持发展有机绿色蔬菜,搞好食用菌的开发利用;充分利用我省丰富的果、蔬、茶资源和矿泉水资源,提高生产的集中度,实行规模化、标准化生产,重点发展果蔬汁饮料、茶饮料、天然矿泉水、乳饮料等产品,并向天然绿色、健康营养型饮料方向发展,提高软饮料行业占食品工业的比重。 重点扶持中鲁、安德利、汇源、龙大和普利思、崂山矿泉水等企业。 (四)水产品加工。 大力发展标准化优质品种养殖基地,扩大鱼虾类、藻类的加工广度和深度,加大低值鱼、藻类、贝类下脚料的综合开发利用率。 重点发展速冻调理、即食水产品及深加工水产制品,提高水产加工品附加值。 海水产品加工以海洋低值水产品加工为重点,大力开发精制食用鲜鱼浆、风味鱼丸、鱼卷等方便食品,以及人造蟹肉、贝肉、鱼翅等合成水产食品;淡水鱼加工重点发展分割和切片加工,加大鱼糜、鱼片、腌制品、熏制品和调味品等深加工制品的开发力度;贝类加工重点开发贝类调味品、干制品、熏制品、软罐头等深加工制品。 利用我省水产品加工技术设备和人力资源优势,积极寻求国际合作,重点做好水产品的来料加工。 开发以食品为主、*物和保健制品及其他综合利用产品为补充的新产品,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重点扶持好当家、泰祥、亿路发、京鲁、昌华等企业。 (五)乳品制造业。 加强和规范奶源基地建设,稳定提高原料奶的质量和产量,全面推广机械化挤奶和分散饲养集中挤奶的模式,配置先进的检测设备仪器,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大力发展消毒奶、灭菌奶、发酵奶,积极研究开发多功能、多营养等高附加值的乳制品,提高配方奶粉的比例,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重点发展巴氏杀菌乳、发酵乳、灭菌乳、功能乳和配方乳粉、全脂乳粉、脱脂乳粉等,有市场、有条件的地方,适当发展干酪、乳清和奶油等乳制品。 重点企业全部建立起与生产相匹配的标准化奶源生产基地。 重点扶持得益、佳宝、亚奥特、金宝等企业。 (六)调味品制造业。 稳步扩大调味品生产能力,提高生产、技术装备水平,重点发展科技含量较高调味品和面对大众市场的酿造酱油、食醋、酱、味精(鸡精)、调味料等产品,积极推广加铁强化酱油、风味酱油、食醋。 鼓励发展年生产酱油、食醋2万吨以上、生产味精5万吨以上的生产企业,味精生产企业节能减排达标率达到100%。 重点扶持菱花、齐鲁、阜丰、信乐和玉兔、巧媳妇、德馨斋、欣和、灯塔、富氏等企业。 (七)酿酒业。 白酒行业要控制生产总量,重点发展芝麻香型和浓香型等名牌白酒,不断提高白酒生产水平和产品档次,积极推进“纯粮固态发酵白酒标准化优质产品生产基地”和“芝麻香型白酒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 啤酒行业以名牌产品为龙头,促进强强联合,发展规模经济,提高啤酒质量和节能减排水平,开发风味纯正的纯生啤酒等。 推广无氧酿造、无菌过滤、无菌灌装新技术,提高啤酒风味稳定性和新鲜度。 葡萄酒行业以优势企业为龙头,以基地建设为依托,以技术创新为先导,提高产品质量与档次,重点发展全汁发酵干型葡萄酒等高中档产品,积极实施葡萄酒地理标志和证明商标制度。 大力发展黄酒,积极开发苹果酒、山楂酒、枣酒、樱桃酒等特色果酒。 重点扶持扳倒井、生力源、古贝春、景芝、兰陵、琅琊台和青啤、银麦、yan啤、泰山、燕京(三孔)及张裕、威龙、yan台长城、华东等企业。 (八)罐头。 充分利用我省丰富资源,大力发展果品、蔬菜、牛肉、水产品罐头产品,要进一步加大出口罐头生产基地建设,重点扶持芦笋、食用菌、桃梨、贝类等具有特色优势产品的生产。 开发适合老年人、儿童、幼儿及特殊人群的专用罐头和具有保健功能的罐头。 重点扶持康发、安丘外贸、泓达、巨鑫、恒润等企业。 (九)饼干。 要加强市场调研,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与档次,大力发展威化饼干、夹心饼干、水泡饼干、装饰饼干、蛋圆饼干、果蔬饼干以及适用老年人的无糖低热能饼干、儿童营养饼干等。 开发营养型、旅游及特需等新品种。 重点扶持青食、青援、正航、益康等企业。 (十)方便食品。 积极开发适应生活快捷、方便的新品种,重点发展方便面、方便主食品、速冻调理食品、即食食品、配餐配菜等各类方便食品,以满足城乡居民生活需要。 四、政策措施(一)组织开展各类销售活动,努力拓宽国内外市场。 坚持扩大内需为主和稳定外需相结合,保证重点企业正常生产和有效供给,以满足国内外两个市场的需求。 组织食品企业参加省内外重大食品交易会、展销会等促销活动,政府给予适当的资金补贴,发展连锁经营,积极开拓农村市场。 重点企业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市场销售网络等先进手段,积极与国际国内流通企业组成战略伙伴联手促销,降低销售费用,提高市场占有率。 (二)完善食品质量安全体系,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水平。 加强食品质量安全基础工作,尽快完善食品质量安全预警机制和控制管理体系建设,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水平。 继续推行食品市场准入制度,适当提高食品生产许可门槛。 借鉴国际食品安全管理先进经验,鼓励食品企业建立召回制度和流通企业食品追溯源制度,提高食品相关标准的有效性,完善检测手段,全面提升食品工业检测和食品质量水平。 加大食品行业管理和监管力度,提高市场调控和监管能力,坚决查处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和有毒有害食品的违法犯罪行为,规范市场秩序,为企业提供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 (三)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培育和发展优势产业集群。 坚持以政府引导、市场主导、行业和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思路,用市场化的方法推动名牌建设,从创名牌产品逐步向创名牌企业、名牌生产基地拓展,培育发展九大优势产业集群,即荣成海带、调理食品产业集群,蓬莱、龙口葡萄酒产业集群,莱阳花生油、蔬菜加工产业集群,招远龙口粉丝产业集群,诸城肉禽食品产业集群,沂水饼干食品产业集群,邹平、禹城淀粉糖及功能糖产业集群,金乡、苍山大蒜加工产业集群,曹县、平邑罐头食品产业集群。 通过实施名牌战略,培育和发展一批品牌知名度高、市场占有率高、竞争能力强的知名产品、企业、食品生产基地和产业集群,带动全省食品工业发展。 (四)加大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力度,推进食品工业产业升级。 加强食品行业和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建设,培育食品工业科技创新平台。 大力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增加食品工业科技投入,加强食品行业重大关键技术和设备研发工作,加快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产业化。 加大食品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力度,支持食品企业采用先进工艺、技术、设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不断提高全省食品工业的整体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平,着力推动企业结构优化升级、节能减排和技术进步,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一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五)建立完善食品工业标准化体系,推进食品原料生产基地建设。 以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水平为目标,加大现行食品相关标准的宣传力度,加快地方标准的制订、修订,逐步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的食品标准化体系。 强化标准的实施工作,加大监督力度,确保食品企业能按照标准组织生产,产品质量符合强制性标准的要求。 重视食品原料专用品种的引进、选育和推广,逐步使食品原料生产基地建设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区域化,提高食品原料的质量品质,以适应食品工业发展的需要。 (六)落实发展食品工业的扶持政策,增强企业发展活力。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意见》(国办发〔2008〕134号),探索建立地方成品粮油(含小包装粮油)应急储备制度和商业代储制度,引导和鼓励企业保持适当库存水平,满足消费市场的基本需求,进一步落实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发展食品加工业的扶持政策,切实把扶持政策用足、用好、用活。 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积极研究制订财政配套政策和税收管理措施,加大对食品企业生产经营流动资金等支持力度,认真清理调整各类收费项目,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空间,保障食品工业平稳较快发展。 (七)积极推行“生态效益”科学发展模式,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大力推广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淘汰落后产能,防止低水平项目重复建设。 鼓励玉米深加工(味精、有机酸、淀粉糖等)、酿酒、果蔬加工、肉类加工等企业利用国家节能、节水、治污、资源综合利用专项资金,加快企业的技术改造,降低能源消耗和废水废物排放,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推动食品工业实现工业新型化和可持续发展。 (八)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行业协会要从维护和促进食品行业发展的角度出发,掌握和研究国内外食品行业的发展动态与趋势,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协调,建立完善风险预警和贸易纠纷法律援助机制,为企业发展提供信息,为政府制定行业政策、规划提供参考。 制定并实施行业行为规范,建立行业自律机制,重视环保和社会责任,保护消费者和生产企业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