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被称为晚清第一名臣,更是被誉为官场楷模,千古完人,,在官场中进退自如,大智若愚的气度,让他能够久居高位,泰然自如,是非常难得的。他更是著有冰鉴一书,之中更是记载了他的识人鉴人的独特本领,他在书中说过,能够拥有这三个特征的人,将来必定大富大贵,非池中之物。
曾国藩认为才与德,两者不可有偏颇。用水来比喻,它的品德是润下,它的才就是浮载物品、灌溉田地;用木头来比喻,曲直是它的品德,作为舟楫和栋梁之用就是它的才。如果德是水的根源,那么才就是水的波澜;如果德是树木的根,枝叶就是树木的才。一个人有德而无才,就与愚笨之人相近;一个人有才而没有德,则与小人一样。世上的人大多不愿承认自己愚笨,所以常常自称愿意成为有才的人;世上的人大多不希望自己成为小人,所以常常以德取人。大致情况就是如此。既然两者不可兼得,那么与其没有品德而归于小人,还不如没有才能而归于愚人比较好。自我修养的方法,识人的办法,都可以用此来衡量。
君子不会有煊赫的名声,也不会一下子就有美名,就好比一年四季的更替,慢慢地才形成一年,让人无法感觉到;人们自然信服,就好比桃李本身并不会说话,而下面自然形成了蹊径。下面自然形成蹊跷。所以,常言都强调要分别君子与小人,而曾国藩却认为、天下没有一成不变的君子,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小人。如果今天能知人懂事,就是君子:明天不知人,不懂事,就是小人。寅时公正光明,就是君子:卯时偏私暧昧,就是小人。所以,大家一致诋毁或赞誉的地方,常常要默默出思考和分析,决不能随声附和。
大致处事以“明”为第一重要,“明”有两种:高明和精明。同一个地方,登上高山的人,看到的只是遥远,登上城楼的人,就只感到眼前空旷。这就是高明。同一件东西,主观猜测的人,就不如用衡器测得准确,眼力好的人不如尺子量得准确,这就是精明。大凡高明的人,要降低他的心志来求得平实,是很不容易的。如果能事事求精,轻重长短,一点都不差,就渐渐地实在了,能实在也就能平和。
凡是利益,应当与人共分;凡是名誉,应当与人共享。身居高位的人,应当以知人晓事这两件事为职责。知人,的确是不容易学到。晓事,则可以通过阅历和勤奋学习而做到。晓事,则无论是志同道合的人还是异己之人,都可以慢慢地开导和教育他们,以求得和衷共济。不晓事则挟私怨,从而办错事,即使秉公执法也会办错事;小人不晓事要办错事,君子也一样;没有原则的人要办错事,狂狷之人不晓事同样办错事。如果再加上不知人,则办事始终都背道而驰,这决不是和谐之道。
拥有这三种特征的人,一定拥有这超越常人的心胸和智慧,将来必定是非富即贵之人,前途不可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