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洋工”经常用来形容那些不好好干活,出工不出力的现象。其实,最初“磨洋工”并不是指磨蹭、怠工的含义,而是指建筑工程的一道工序。中国旧式的房屋建筑,官宦人家一向讲究“磨砖对缝”。磨工,就是指对砖墙的表面进行打磨,使之平整、光滑,相当于现在的勾缝和打磨之类的装修。 ·
这是由于古代建筑多用砖和整块的大石板。这些烧制的砖或新开凿出来的大石板往往参差不齐,表面毛糙。在对砖或石板堆砌、衔接过程中就需要打磨周边,才能结合得更精密。一些贵族富户为了美观,可能还需要打磨整个墙体的表面甚至增加雕刻、镂花等工序。因此“磨工”是一个不能缺少的工种。
“磨工”产生的时间很早,但“磨洋工”一词则是近代才产生的。20世纪初,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清国家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赔款总数为白银4.5亿两,史称“庚子赔款”。美国为了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从庚子赔款中抽出一部分兴建“协和医院”。工程的整个设计和监理都由洋人来完成,但雇佣大量中国人做工,因此也叫“做洋工”。其中参加这项洋工程的磨工,叫做“磨洋工”。这个词便由此而来。
至于为何产生消极怠工的含义,可能与工人的反帝情绪有关。出工不出力,以此发泄对于帝国主义侵略行径的不满和仇恨。 现多用“磨洋工”表示不认真,有意拖延的行为。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