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学专业毕业后可在 教育、科研、出版、文明、旅行等企事业单位,特意是民族、宗教、民政等行政机构以及基层民政社区上班。
一、民族学专业务工前景
依据当代迷信钻研开展的趋向,各学科之间交叉钻研的疑问越来越多,相关也日益亲密,甚至许多疑问必定由无关学科的专家协作钻研。民族学对各民族的社会经济结构、政治制度、社会生存、家庭婚姻、习俗习气、宗教崇奉、言语文字、文学艺术、品德规范、思维看法等等,都要片面加以讨论。
毕业生重要从事民族宗教事务治理、文明产业治理、民族地域公同事务治理、非物质文明传承与包全等方面的上班;展开历史、天文、政治等基础学科的教学上班;从事资讯传媒、文明创意产业开发、民族传统文明包全与开发、博物馆布展与排列等方面的上班。
二、民族学专业务工方向
毕业生能够在教育、科研、出版、文明、旅行等企事业单位,特意是民族、宗教、民政等行政机构以及基层民政社区上班。或进修:保研或许考研,继续民族学方面的学习进修,启动民族通常和民族政策的钻研和教学。
三、民族学专业简介
专业造就具有社会责任感、人文精气、迷信理念和德、智、体、美片面开展的翻新型人才。具有扎实的民族学通常基础与旷野考查通常阅历,具有国内视线和国情看法,领有展开民族上班、跨文明沟通与服务社会的才干。能够顺应中华民族平凡振兴和铸牢中华民族独特体看法须要,胜任党政机关、教学科研机构、社聚集团、国内组织、企业的相关上班,以及民族宗教事务、文物与博物馆、文明创意与文明产业、文明流传与新媒体等方面上班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什么是农村社区文化以及如何理解
对于什么是农村社区文化,目前似乎没有统一的定义,甚至一些学者并未严格区分“农村社区文化”和“农村文化”两个不同概念,常常将它们相提并论或者混为一谈。 很明显,农村社区文化是指农村社区的文化,而非一般意义上的农村文化。 不同的农村社区具有不同的社区文化,俗话说农村“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讲的就是农村社区文化的差异。 而农村文化这个概念,主要是相对城市文化(或都市文化)而言的。 农村社区文化是农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界定农村社区文化之前,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农村社区、什么是文化,然而,关于农村社区和文化的定义又是各说纷纭。 相比较而言,文化的定义更加纷繁复杂。 一般认为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dward B. Tylor)最早对文化进行定义,他说:“文化或者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而言,是指这样一个复合整体,它包含了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 ”①格尔茨(Clifford J. Geertz)认为,这种泰勒式大杂烩理论方法将文化概念带入一种困境。 这在克拉克洪(ClydeKluckhohn)的《人类之镜》②一书中表现得尤其明显。 在论述文化概念时,克拉克洪用了将近27页的篇幅将文化依次界定为:⑴“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的总和”;⑵“个人从群体那里得到的社会遗产”;⑶“一种思维、情感和信仰的方式”;⑷“一种对行为的抽象”;⑸“就人类学家而言,是一种关于一群人的实际行为方式的理论”;⑹“一个汇集了学识的宝库”;⑺“一组对反复出现的问题的标准化认知取向”;⑻“习得行为”;⑼“一种对行为进行规范性调控的机制”; (10)“一套调整与外界环境及他人的关系的技术”; (11)“一种历史的积淀物”;最后,或许是出于绝望,他转而求助于比喻手法,把文化直接比作一幅地图、一张滤网和一个矩阵。 ①格尔茨从符号学(semiotic)角度,把文化定义为“一些由人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他因此主张“对文化的分析不是一种寻求规律的实验科学,而是一种探求意义的解释科学”。 ②尽管人们不满意泰勒对文化所下的定义,但是几乎每一个研究文化的学者都不得不引用他的定义开始自己的研究,在博安南(PaulBohannan)和格雷泽(Mark Glazer)看来,泰勒的文化定义“是当其他定义被证明为太麻烦的时候,人类学家可以回头求助的定义”。 ③其实,对泰勒文化研究的最大争议并非是其文化的定义,而是他关于文化的观念。 一方面,遍及各种文明的一致性,在很大程度上或许能够归结为基于相同的原因而产生的相同行为;然而另一方面,其不同的级别可能被视为发展或者进化的不同阶段,每一阶段都是之前历史的产物,并且为塑造未来的历史扮演相应的角色。 ④简单地说,泰勒关于文化的观念,实际上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一是均变论(uniformitarianism);二是遗留物(survivals)的概念。 泰勒这一进化论思想影响了一大批文化学者。 例如,摩尔根()的《古代社会》就体现了类似的文化进化论观点。 他在该书开篇就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关于人类早期情形的最新研究结果都倾向于得出这样一种结论:人类是从最低等级开始其生涯的,并通过缓慢的经验性知识的积累,逐步从蒙昧迈向文明。 不可否认,人类家庭中仍然有部分生活在蒙昧社会状态,也有部分生活在野蛮社会状态,当然还有部分生活在文明社会状态。 他们都经历了或是即将从蒙昧迈向文明的过程,这似乎是一样的,从而这三种不同的情形在一个自然的,同时也是必然的进化序列中彼此关联。 ⑤尽管有许多学者批评了这种单线历史进化观,但是直到今天,文化进化论仍然得到不少人的认同。 文化进化论实际上是一种历史普遍主义,与之不同的是,如今越来越多的学者主张历史具体主义的文化观点,试图对各种特殊文化模式进行解释,甚至强调从特殊的文化语境中理解一个特定社会的文化实践。 例如,格尔茨认为,文化只是“地方性知识”。 这种文化相对主义思潮日渐抬头,对于我们研究中国农村社区文化具有重要启发性。 接下来再来看看国内关于农村社区文化的定义。 从现有的研究来看,国内关于农村社区文化的专题研究还不多见,其中不少论文回避了农村社区文化概念的界定,直奔主题讨论农村社区文化和农村社区文化建设问题。 从个别文章的定义来看,无论是关于社区文化还是农村社区文化的界定,基本上是泰勒式的。 例如,张健认为:“社区文化是指在特定区域内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所反映出来的有关人的行为模式、社区习俗、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思维走向等文化现象的总和。 ”⑥郑杭生认为:“社区文化包括物质生活方式和精神生活方式两方面。 前者主要是指人们衣食住行以及工作和娱乐的方式;后者主要包括人们的价值结构(追求、期望、时空价值观等)、信仰结构和规范结构(风俗、道德、法律等)诸方面。 ”⑦毕天云认为:“社区文化是指社区居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产生和形成的并为社区居民分享的思想价值观念(values)和行为规范(norms)的总和。 ”⑧孟固、白志刚认为:“社区文化是社区成员为保护、改善聚居地的条件、形态、氛围,并使自己与之相融而形成的精神活动、生产方式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⑨对于农村社区文化的定义,一般只是在前述社区文化定义的基础上加上“农村”二字而已。 例如,赖晓飞、胡荣认为,社区文化是我国新时期兴起的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作为农村社区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已不仅仅是一种文化娱乐、文化设施,还影响和包容着人们的行为规范、民情习俗、信仰观念、人际关系等。 ①张桂芳认为,农村社区文化就是由居住在农村的一定地域范围内(非严格的行政区划)的人们,由一定的纽带和联系而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生活方式、情感归属和道德规范等。 从形态的视角出发,农村社区文化可分为三个层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 三者缺一不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构成社区文化统一体。 ②张兴杰等认为,农村社区文化就是由居住在农村的一定地域范围的人们,由一定的纽带和联系而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生活方式、情感归属和道德规范等。 ③诸如此类的农村社区文化定义,严格而言不利于农村社区文化研究的累积或增量推进。 二、处境化经验这些关于农村社区和农村社区文化的定义,都试图找出一个关于什么是农村社区、什么是农村社区文化的本体主义的答案来,然而,由于人们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不同必然对于一个事物是什么存在不同的看法,这就导致一个概念界定的分歧或争议;这样的界定更多是一种概念的分析或词语的“考古”,而不是一种经验性研究———缺乏实践性内容和生活意义。 所谓经验性研究,就是根源于社会实践,在理解的基础上对社会实践的一种阐释,因此它不得不深入社会实践而具有属人的生活价值。 从经验性研究而言,所谓农村社区,就是指一群农民日常生活的范畴(这一范畴不单指地理区位的范围,更主要是指生活本身的差别与界分),他们享有共同的价值规范。 因此,农村社区不能仅从区域上进行解释,还须从生活本身去理解,也就是说,与其说农村社区是一个界限分明的地理区域,毋宁说是一个活生生的生活共同体;所谓文化,是指一套处境化的经验以及论证该套经验合理性的话语和相应的维护机制(如行为规范等)。 在这样的基础上,不妨将农村社区文化定义为,一群农民日常生活所共同享有的处境化经验及其价值规范。 1.农村社区文化首先是一种在地性文化。 在地性具有本地性、地方性和区域性等多种意涵。 这也就是说,农村社区文化是农村社区本地人所共享的文化,也是一种“地方性知识”,因而它具有区域性特点,不同的区域具有不同的文化。 2.农村社区文化具有特定的社会适应性。 每个具体的农村社区文化只是适应那个农村社区的社会生活需要,与该社区特定的物质条件和生产方式相统一。 恰如毕天云所言,对于“局外人”来说,社区文化是一个重要的社区象征,了解一个社区的文化,也就在很大程度上把握了一个社区;对于“局内人”而言,熟悉和掌握本社区的文化就成为一种适应社区的“生存和生活技艺”,这种“技艺”能够使他(或她)在社区里的一切生活和活动显得“自然而然”。 ④3.农村社区文化跟农民的日常生活相关联。 它不是脱离日常生活的独立实体。 尽管农村社区文化一旦生成以后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是这种独立性也只是相对于生活于其中的个体而言的。 即便如此,个体的行动一方面虽然受制于该社区文化,另一方面却也在某种程度上实际地影响着该社区文化,吉登斯(AnthonyGiddens)的结构化理论对此已有恰到好处的解释。 4.农村社区文化是生活经验的表征。 文化是作为经验存在的,它只在实践时发生。 ⑤经验是一种实践性知识,因此农村社区文化是农村社区日常生活实践理性的表现,它跟这个社区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实际相联系。 这种实践性知识是长期累积的结果,在当地反复进行实践,并被实践所检验、印证和改造。 为什么在传统的农村社区里长老具有很高的威望和权力?因为他们人生阅历的丰富而拥有应付该社区生产、生活,几乎一切的实践知识或生活经验。 如果该社区成员实际地脱离了这种生产和生活实践领域,这一农村社区文化对他也就失去了作用。 譬如,一个农民进城务工以后如果他的工作脱离了农业生产,其生活的重心也转向城市的话,不但原有的农村社区文化和社会资本无益于他现今的工作和生活,而且也对他产生不了规制或约束作用,其行为必然脱离原来社区的道德生活,产生一种“脱域”①效应。 5.农村社区文化是一套经验体系。 它既包括具体的生活经验知识,也包括与之相应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规范。 所谓的意识形态,实际上是一种论证性话语,它常常论证并维护某一社会结构的合理性。 严格地说,农村社区文化本身具有一定的层次结构,基础层次是一套生活经验知识,其次是与这套经验知识相适应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规范。 意识形态论证该套生活经验的合理性,价值规范则规约人们按照这套经验知识去行动———玛丽·道格拉斯(MaryDouglas)说得好,她说:“从公共意义上说,文化是将一个群体的价值观标准化,它在个人经验间起仲裁和调和的作用。 ”②6.农村社区文化呈现差序格局。 由于生活经验体系是有层次的,农村社区文化也因此而具有一定的差序结构。 一个具体的社区生活经验只是符合该社区的生活需要,与该社区处于同样物质条件和生产方式的相邻社区一起则表现同一区域的文化形态。 譬如,皖南农村地区文化与皖北农村地区文化不同,华南农村文化与华北农村文化相差异,农业文化与游牧业文化相区别。 从一个具体的农村社区由内向外看,农村社区文化呈现出明显的差序格局。 三、处境化理解那么,如何来研究农村社区文化?既然农村社区文化是一套处境化经验体系,也就只能通过处境化的方式去理解、阐释。 所谓处境,就是一个东西存在于其中的各种情况的相互关联的网络。 处境总是基于特定社区而言的。 居于语境这个概念基础深处的,是地点这个要素。 语境是地点创造的:地点是最底层形式的语境。 地点不仅就地理方面而言,还包括观念上的地点。 这样的地点是由意义、文化价值取向、支配社会礼仪礼节的规则、地区性的场景和空间方位、时间和历史契机、个人经历上的因素、与会话直接相关的圈子、当前的境遇等等意识形态的、宗教的华盖塑造形成。 一个世界就是围绕着由类似于此的因素组成的地点而崛起。 ③这里所说的“地点”,便是我们所说的社区。 处境化理解采取的是主位的视角。 简单地说,所谓主位的视角,就是研究者站在被研究者的角度、立场去看问题。 在研究农村社区文化时,只有站在该社区人民的角度、立场去看待他们的文化,才能发现该社区文化是符合当地人的生活实际需要的。 也只有从这个角度才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其实每一种文化不分高低、落后与先进,它之所以存在是有其存在的理由,而且这个存在的理由也只是局限于这个特定的社区范围,它是由这个社区特定的生活条件和生产方式所决定的。 处境化理解也是一种“内部的视界”( the n-ative’s pointofview)。 格尔茨非常赞赏马林诺夫斯基用“文化持有者的内部视界”去研究另一个文化,“你不必真正去成为特定的‘文化持有者本身’而理解他们,亦即文化人类学的分析方法所昭示的两重概念所揭示的角色处理问题。 或者,更确切地说,在不同的个案中,人类学家应该怎样使用原材料来创设一种与其文化持有者文化状况相吻合的确切的诠释”。 ④强调从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光来看问题,而不是把研究者的观念强加到当地人的身上,不仅是从研究者的视角来对当地的文化现象做出解释和评判。 去理解一些别人的贴近感知经验的概念,并将之有效地重铸进理论家们所谓已知的关于社会生活一般知解的遥远感知经验中去,是一种极其设身处地精微细致的任务,即使它不像是魔术那样不可思议,也应像是钻进别人皮层内里一样深入体察。 其关键就是别被向你提供信息的当地人把你导入其内在精神的同一对应。 或许,应该像我们大多人一样,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去指称他们自己的心灵,他们毕竟不似有人指称的那样敏锐。 最重要的是描述出他们自己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①处境化理解尽管不是跟文化持有者融为一体,却是要求把研究者纳入社区整体进行思考,即研究者是处境其中对社区文化进行理解和阐释,而且把研究者与该社区的人关联起来,不是简单地把二者对立起来或者采取主/客二分的方式去解释。 语言人类学家派克(Pike Kenneth)针对人类学描写的“族内人”( insider)和“外来者”(outsider)两种不同视角,提出了“emic/rtic”的描写理论: emic是文化承担者本身的认知,代表着内部的世界观乃至其超自然的感知方式。 它是内部的描写,亦是内部知识体系的传承者,它应是一种文化持有者的唯一的谨慎的判断者和定名者;而etic则代表着一种用外来的观念来认知、剖析异己的文化。 在这儿,“科学性”是etic认知及描写的唯一的谨慎的判断者。 ②王海龙认为, etic这种以外部的描写、外部的理解来对特定的文化颁布给定的名义,它到底有多少“科学性”,以及在什么意义上赋予其“科学性”是值得质疑的。 ③尽管派克的“emic/rtic”的描写理论抛弃了“主/客”的分析,但是他讨论的两种描写方式仍然是判然相对的。 处境化理解显然超越了这种对立的描写和思考方式,将二者构成一个互动的统一体。 研究者在进入异己文化理解之前,是一个“外来者”,往往持有“科学性”的价值理念,但是在理解的过程之中,他试图深入到这个异己文化结构的深处,站在“族内人”的角度去体验、去看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再抽身出来进行理论的阐释,这一阐释虽然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主观,却也带有文化持有者的印记,这是etic所不具有的。 我们在关于中国农村社区文化的研究中看到,更多的学者戴着“有色眼镜”研究农村社区文化,在他们眼中农村社区文化不免是落后的或者低人一等,他们主张用先进的城市文化去取代农村社区文化。 即便有个别学者自觉地抛却了这种“有色眼镜”,但他们采取的却是etic描写方式,以所谓科学或客观的名义去研究农村社区文化。 问题是,这一etic描写方式的结论最终跟前者合流,他们主张用所谓的现代性文化去改造落后的中国农村社区文化。 与之相反,如果采取处境化理解,或许看到中国农村社区文化的另一番景观,在这种景观中不可能存有任何的文化偏见;在处境化理解方式中,我们看到中国农村社区文化正在遭遇千年未有之变化,国家的和市场的力量正在重新型构中国农村社区文化。
什么是农村社区文化以及如何理解
一、概念性争议对于什么是农村社区文化,目前似乎没有统一的定义,甚至一些学者并未严格区分“农村社区文化”和“农村文化”两个不同概念,常常将它们相提并论或者混为一谈。 很明显,农村社区文化是指农村社区的文化,而非一般意义上的农村文化。 不同的农村社区具有不同的社区文化,俗话说农村“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讲的就是农村社区文化的差异。 而农村文化这个概念,主要是相对城市文化(或都市文化)而言的。 农村社区文化是农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界定农村社区文化之前,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农村社区、什么是文化,然而,关于农村社区和文化的定义又是各说纷纭。 相比较而言,文化的定义更加纷繁复杂。 一般认为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dward B. Tylor)最早对文化进行定义,他说:“文化或者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而言,是指这样一个复合整体,它包含了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 ”①格尔茨(Clifford J. Geertz)认为,这种泰勒式大杂烩理论方法将文化概念带入一种困境。 这在克拉克洪(ClydeKluckhohn)的《人类之镜》②一书中表现得尤其明显。 在论述文化概念时,克拉克洪用了将近27页的篇幅将文化依次界定为:⑴“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的总和”;⑵“个人从群体那里得到的社会遗产”;⑶“一种思维、情感和信仰的方式”;⑷“一种对行为的抽象”;⑸“就人类学家而言,是一种关于一群人的实际行为方式的理论”;⑹“一个汇集了学识的宝库”;⑺“一组对反复出现的问题的标准化认知取向”;⑻“习得行为”;⑼“一种对行为进行规范性调控的机制”; (10)“一套调整与外界环境及他人的关系的技术”; (11)“一种历史的积淀物”;最后,或许是出于绝望,他转而求助于比喻手法,把文化直接比作一幅地图、一张滤网和一个矩阵。 ①格尔茨从符号学(semiotic)角度,把文化定义为“一些由人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他因此主张“对文化的分析不是一种寻求规律的实验科学,而是一种探求意义的解释科学”。 ②尽管人们不满意泰勒对文化所下的定义,但是几乎每一个研究文化的学者都不得不引用他的定义开始自己的研究,在博安南(PaulBohannan)和格雷泽(Mark Glazer)看来,泰勒的文化定义“是当其他定义被证明为太麻烦的时候,人类学家可以回头求助的定义”。 ③其实,对泰勒文化研究的最大争议并非是其文化的定义,而是他关于文化的观念。 一方面,遍及各种文明的一致性,在很大程度上或许能够归结为基于相同的原因而产生的相同行为;然而另一方面,其不同的级别可能被视为发展或者进化的不同阶段,每一阶段都是之前历史的产物,并且为塑造未来的历史扮演相应的角色。 ④简单地说,泰勒关于文化的观念,实际上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一是均变论(uniformitarianism);二是遗留物(survivals)的概念。 泰勒这一进化论思想影响了一大批文化学者。 例如,摩尔根()的《古代社会》就体现了类似的文化进化论观点。 他在该书开篇就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关于人类早期情形的最新研究结果都倾向于得出这样一种结论:人类是从最低等级开始其生涯的,并通过缓慢的经验性知识的积累,逐步从蒙昧迈向文明。 不可否认,人类家庭中仍然有部分生活在蒙昧社会状态,也有部分生活在野蛮社会状态,当然还有部分生活在文明社会状态。 他们都经历了或是即将从蒙昧迈向文明的过程,这似乎是一样的,从而这三种不同的情形在一个自然的,同时也是必然的进化序列中彼此关联。 ⑤尽管有许多学者批评了这种单线历史进化观,但是直到今天,文化进化论仍然得到不少人的认同。 文化进化论实际上是一种历史普遍主义,与之不同的是,如今越来越多的学者主张历史具体主义的文化观点,试图对各种特殊文化模式进行解释,甚至强调从特殊的文化语境中理解一个特定社会的文化实践。 例如,格尔茨认为,文化只是“地方性知识”。 这种文化相对主义思潮日渐抬头,对于我们研究中国农村社区文化具有重要启发性。 接下来再来看看国内关于农村社区文化的定义。 从现有的研究来看,国内关于农村社区文化的专题研究还不多见,其中不少论文回避了农村社区文化概念的界定,直奔主题讨论农村社区文化和农村社区文化建设问题。 从个别文章的定义来看,无论是关于社区文化还是农村社区文化的界定,基本上是泰勒式的。 例如,张健认为:“社区文化是指在特定区域内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所反映出来的有关人的行为模式、社区习俗、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思维走向等文化现象的总和。 ”⑥郑杭生认为:“社区文化包括物质生活方式和精神生活方式两方面。 前者主要是指人们衣食住行以及工作和娱乐的方式;后者主要包括人们的价值结构(追求、期望、时空价值观等)、信仰结构和规范结构(风俗、道德、法律等)诸方面。 ”⑦毕天云认为:“社区文化是指社区居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产生和形成的并为社区居民分享的思想价值观念(values)和行为规范(norms)的总和。 ”⑧孟固、白志刚认为:“社区文化是社区成员为保护、改善聚居地的条件、形态、氛围,并使自己与之相融而形成的精神活动、生产方式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⑨对于农村社区文化的定义,一般只是在前述社区文化定义的基础上加上“农村”二字而已。 例如,赖晓飞、胡荣认为,社区文化是我国新时期兴起的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作为农村社区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已不仅仅是一种文化娱乐、文化设施,还影响和包容着人们的行为规范、民情习俗、信仰观念、人际关系等。 ①张桂芳认为,农村社区文化就是由居住在农村的一定地域范围内(非严格的行政区划)的人们,由一定的纽带和联系而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生活方式、情感归属和道德规范等。 从形态的视角出发,农村社区文化可分为三个层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 三者缺一不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构成社区文化统一体。 ②张兴杰等认为,农村社区文化就是由居住在农村的一定地域范围的人们,由一定的纽带和联系而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生活方式、情感归属和道德规范等。 ③诸如此类的农村社区文化定义,严格而言不利于农村社区文化研究的累积或增量推进。 二、处境化经验这些关于农村社区和农村社区文化的定义,都试图找出一个关于什么是农村社区、什么是农村社区文化的本体主义的答案来,然而,由于人们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不同必然对于一个事物是什么存在不同的看法,这就导致一个概念界定的分歧或争议;这样的界定更多是一种概念的分析或词语的“考古”,而不是一种经验性研究———缺乏实践性内容和生活意义。 所谓经验性研究,就是根源于社会实践,在理解的基础上对社会实践的一种阐释,因此它不得不深入社会实践而具有属人的生活价值。 从经验性研究而言,所谓农村社区,就是指一群农民日常生活的范畴(这一范畴不单指地理区位的范围,更主要是指生活本身的差别与界分),他们享有共同的价值规范。 因此,农村社区不能仅从区域上进行解释,还须从生活本身去理解,也就是说,与其说农村社区是一个界限分明的地理区域,毋宁说是一个活生生的生活共同体;所谓文化,是指一套处境化的经验以及论证该套经验合理性的话语和相应的维护机制(如行为规范等)。 在这样的基础上,不妨将农村社区文化定义为,一群农民日常生活所共同享有的处境化经验及其价值规范。 1.农村社区文化首先是一种在地性文化。 在地性具有本地性、地方性和区域性等多种意涵。 这也就是说,农村社区文化是农村社区本地人所共享的文化,也是一种“地方性知识”,因而它具有区域性特点,不同的区域具有不同的文化。 2.农村社区文化具有特定的社会适应性。 每个具体的农村社区文化只是适应那个农村社区的社会生活需要,与该社区特定的物质条件和生产方式相统一。 恰如毕天云所言,对于“局外人”来说,社区文化是一个重要的社区象征,了解一个社区的文化,也就在很大程度上把握了一个社区;对于“局内人”而言,熟悉和掌握本社区的文化就成为一种适应社区的“生存和生活技艺”,这种“技艺”能够使他(或她)在社区里的一切生活和活动显得“自然而然”。 ④3.农村社区文化跟农民的日常生活相关联。 它不是脱离日常生活的独立实体。 尽管农村社区文化一旦生成以后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是这种独立性也只是相对于生活于其中的个体而言的。 即便如此,个体的行动一方面虽然受制于该社区文化,另一方面却也在某种程度上实际地影响着该社区文化,吉登斯(AnthonyGiddens)的结构化理论对此已有恰到好处的解释。 4.农村社区文化是生活经验的表征。 文化是作为经验存在的,它只在实践时发生。 ⑤经验是一种实践性知识,因此农村社区文化是农村社区日常生活实践理性的表现,它跟这个社区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实际相联系。 这种实践性知识是长期累积的结果,在当地反复进行实践,并被实践所检验、印证和改造。 为什么在传统的农村社区里长老具有很高的威望和权力?因为他们人生阅历的丰富而拥有应付该社区生产、生活,几乎一切的实践知识或生活经验。 如果该社区成员实际地脱离了这种生产和生活实践领域,这一农村社区文化对他也就失去了作用。 譬如,一个农民进城务工以后如果他的工作脱离了农业生产,其生活的重心也转向城市的话,不但原有的农村社区文化和社会资本无益于他现今的工作和生活,而且也对他产生不了规制或约束作用,其行为必然脱离原来社区的道德生活,产生一种“脱域”①效应。 5.农村社区文化是一套经验体系。 它既包括具体的生活经验知识,也包括与之相应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规范。 所谓的意识形态,实际上是一种论证性话语,它常常论证并维护某一社会结构的合理性。 严格地说,农村社区文化本身具有一定的层次结构,基础层次是一套生活经验知识,其次是与这套经验知识相适应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规范。 意识形态论证该套生活经验的合理性,价值规范则规约人们按照这套经验知识去行动———玛丽·道格拉斯(MaryDouglas)说得好,她说:“从公共意义上说,文化是将一个群体的价值观标准化,它在个人经验间起仲裁和调和的作用。 ”②6.农村社区文化呈现差序格局。 由于生活经验体系是有层次的,农村社区文化也因此而具有一定的差序结构。 一个具体的社区生活经验只是符合该社区的生活需要,与该社区处于同样物质条件和生产方式的相邻社区一起则表现同一区域的文化形态。 譬如,皖南农村地区文化与皖北农村地区文化不同,华南农村文化与华北农村文化相差异,农业文化与游牧业文化相区别。 从一个具体的农村社区由内向外看,农村社区文化呈现出明显的差序格局。 三、处境化理解那么,如何来研究农村社区文化?既然农村社区文化是一套处境化经验体系,也就只能通过处境化的方式去理解、阐释。 所谓处境,就是一个东西存在于其中的各种情况的相互关联的网络。 处境总是基于特定社区而言的。 居于语境这个概念基础深处的,是地点这个要素。 语境是地点创造的:地点是最底层形式的语境。 地点不仅就地理方面而言,还包括观念上的地点。 这样的地点是由意义、文化价值取向、支配社会礼仪礼节的规则、地区性的场景和空间方位、时间和历史契机、个人经历上的因素、与会话直接相关的圈子、当前的境遇等等意识形态的、宗教的华盖塑造形成。 一个世界就是围绕着由类似于此的因素组成的地点而崛起。 ③这里所说的“地点”,便是我们所说的社区。 处境化理解采取的是主位的视角。 简单地说,所谓主位的视角,就是研究者站在被研究者的角度、立场去看问题。 在研究农村社区文化时,只有站在该社区人民的角度、立场去看待他们的文化,才能发现该社区文化是符合当地人的生活实际需要的。 也只有从这个角度才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其实每一种文化不分高低、落后与先进,它之所以存在是有其存在的理由,而且这个存在的理由也只是局限于这个特定的社区范围,它是由这个社区特定的生活条件和生产方式所决定的。 处境化理解也是一种“内部的视界”( the n-ative’s pointofview)。 格尔茨非常赞赏马林诺夫斯基用“文化持有者的内部视界”去研究另一个文化,“你不必真正去成为特定的‘文化持有者本身’而理解他们,亦即文化人类学的分析方法所昭示的两重概念所揭示的角色处理问题。 或者,更确切地说,在不同的个案中,人类学家应该怎样使用原材料来创设一种与其文化持有者文化状况相吻合的确切的诠释”。 ④强调从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光来看问题,而不是把研究者的观念强加到当地人的身上,不仅是从研究者的视角来对当地的文化现象做出解释和评判。 去理解一些别人的贴近感知经验的概念,并将之有效地重铸进理论家们所谓已知的关于社会生活一般知解的遥远感知经验中去,是一种极其设身处地精微细致的任务,即使它不像是魔术那样不可思议,也应像是钻进别人皮层内里一样深入体察。 其关键就是别被向你提供信息的当地人把你导入其内在精神的同一对应。 或许,应该像我们大多人一样,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去指称他们自己的心灵,他们毕竟不似有人指称的那样敏锐。 最重要的是描述出他们自己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①处境化理解尽管不是跟文化持有者融为一体,却是要求把研究者纳入社区整体进行思考,即研究者是处境其中对社区文化进行理解和阐释,而且把研究者与该社区的人关联起来,不是简单地把二者对立起来或者采取主/客二分的方式去解释。 语言人类学家派克(Pike Kenneth)针对人类学描写的“族内人”( insider)和“外来者”(outsider)两种不同视角,提出了“emic/rtic”的描写理论: emic是文化承担者本身的认知,代表着内部的世界观乃至其超自然的感知方式。 它是内部的描写,亦是内部知识体系的传承者,它应是一种文化持有者的唯一的谨慎的判断者和定名者;而etic则代表着一种用外来的观念来认知、剖析异己的文化。 在这儿,“科学性”是etic认知及描写的唯一的谨慎的判断者。 ②王海龙认为, etic这种以外部的描写、外部的理解来对特定的文化颁布给定的名义,它到底有多少“科学性”,以及在什么意义上赋予其“科学性”是值得质疑的。 ③尽管派克的“emic/rtic”的描写理论抛弃了“主/客”的分析,但是他讨论的两种描写方式仍然是判然相对的。 处境化理解显然超越了这种对立的描写和思考方式,将二者构成一个互动的统一体。 研究者在进入异己文化理解之前,是一个“外来者”,往往持有“科学性”的价值理念,但是在理解的过程之中,他试图深入到这个异己文化结构的深处,站在“族内人”的角度去体验、去看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再抽身出来进行理论的阐释,这一阐释虽然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主观,却也带有文化持有者的印记,这是etic所不具有的。 我们在关于中国农村社区文化的研究中看到,更多的学者戴着“有色眼镜”研究农村社区文化,在他们眼中农村社区文化不免是落后的或者低人一等,他们主张用先进的城市文化去取代农村社区文化。 即便有个别学者自觉地抛却了这种“有色眼镜”,但他们采取的却是etic描写方式,以所谓科学或客观的名义去研究农村社区文化。 问题是,这一etic描写方式的结论最终跟前者合流,他们主张用所谓的现代性文化去改造落后的中国农村社区文化。 与之相反,如果采取处境化理解,或许看到中国农村社区文化的另一番景观,在这种景观中不可能存有任何的文化偏见;在处境化理解方式中,我们看到中国农村社区文化正在遭遇千年未有之变化,国家的和市场的力量正在重新型构中国农村社区文化。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08年度重点项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建设研究”(项目批准号: 08ASH01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8年度重大项目“现阶段农村文化变迁与和谐文化建设”(课题编号: 08JJD)研究的一项成果。 本研究得到华中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资助。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穷是如何影响一个人的命运的
我的父母是以出苦力为生的进城务工人员。 在城里干了二十多年,他们的收入并非少得可怜。 只是他们在乡下居无片瓦,来到城市里的早些时候也没有以低价买房,终其一生又陆续养育了三个子女,因此日子过得相当拮据。 早年间,我很享受这种生活状态,虽然节俭却简单自然,虽然清苦却不失乐趣,虽然卑微却毫无拘束。 但现在,随着与童年和少年时光渐行渐远,随着我迈向30岁的年纪越来越感受到生活中几乎无法改变的压力,有时我会不由自主地想起那些年所经历的事,那些原本举足轻重的选择与擦肩而过的机遇。 小升初的时候,我的应试成绩通过了当地一所知名的寄宿制私立学校,那时它的教育质量还相当出色。 出于昂贵的借读费和教育便利的考虑,我有幸被父母决定进入该校初的中部学习。 就在我上初中的几年里,家庭矛盾激化,每天是埋怨和争吵。 我开始明白,父母挣钱不仅肉体辛苦,而且精神痛苦。 从那时起,我开始排斥使用父母的钱,并开始幻想自己什么时候能够有工作挣钱。 为了少花钱,我不愿去老师们开设的辅导班。 班主任发现以后,联合其他老师一起免去了我补习的费用。 我是对老师们满心感激,却也深深种下了自卑的情绪。 除了寒暑假,我每天都穿校服;除了节假日回到家并且家里也有零食和水果的时候,我从来不吃水果和零食。 我多年没去理发店,头发越长越长却浑然不自觉,成为了学校里一个独特的标记。 由于我天赋一般,中考离排名第一的高中还差两分。 作为外地学生,那所高中的招生老师建议我父母买分让我上学,反正那两万块钱即使我考上了也得掏。 一贯主导家里事务的母亲却被我的初中班主任说动了,仍让我留在那所私立学校上高中。 那时我也想,干什么多花两万块钱去排名第一的高中上学呢,我就不信我自己用功学习,上不了好大学。 然而事实证明,在这所私立学校的高中部上学让我倍感痛苦。 我学理科脑子太笨,高二就转了文科。 转科之前,有个同学还特意找我商量,说她听说只有排名第一的高中文科才好,我们自己的高中文科班特别垃圾。 到了高二,我才发现这文科班真的就是垃圾堆放班,几乎没有几个人好好学习,作业是用来抄的,上课是用来睡觉的。 我和另一个专心学习的女生被全班排斥,班主任又常常对我施以重压,满心期望我考上一流大学。 最后,我的高考成绩比平时差多了,只上了一本线的末尾。 去年,初中班级整理花名册,那些在排名第一的高中上学的同学们都考上了北大、复旦、浙大这几所学校。 这几年想起这些事情,我越来越认为,如果当初多花了两万元,我现在的境遇可能是另一番情形。 时间又到了我要去上大学的前几天。 那时妈妈刚生下弟弟,无人照料,爸爸一直坚持说要把我送到学校,我却一直坚持说我自己一人去。 最后爸爸留在了家里,我独自一人第一次出了两千多公里远门,去面对那些花了几年才渐渐消弭的无知与改变了我整个大学轨迹的欺骗。 我常常想,真的,如果我接受了爸爸的要求该多好,如果爸爸坚持把我送到学校该多好。 大学四年里,为了尽量不花家里的钱,我花了不少时间去勤工俭学,因此也错失了很多看书的大好时间。 寒暑假回到家,为了减轻家庭的负担,我帮爸爸干活,我帮妈妈带弟弟或者做家务,整个假期下来连一本从图书馆里借来的书也看不完。 我原本打算一毕业就去工作,挣钱养家,可谁曾想,我的学习成绩竟然能推荐免试读研。 由于我先天的眼疾,我不想再学新闻与传播专业了,就异想天开地报了民族学专业,这使我以后的工作选择越走越窄。 现在我还是不得不想,如果我的父母文化层次再高些、阅历与经验再多些,他们就不会让我学这种非常难就业的专业了。 穷,影响了我从小到大成长生命过程中的各个生细节。 对于比较重要的事件或关键节点的影响,我想大概就是这些。 我并不是要把自己目前的一事无成归咎于父母或者拮据或者是其它什么。 俗话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所有的生命都像一颗随意飘洒的种子,无论是富饶的土地还是贫瘠的荒漠,落到哪儿就在哪儿生根发芽,而绝不放弃他的生命。 我只是想展示一下,贫穷这个占据我生命重要位置的东西所带给我的改变以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