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人们对饮食高档次、高口味的追求,才促进了中国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形成了讲身分、讲排场和夸富斗奢的风气。那么,饮食与中国人的人格尊严是什么?饮食上隆礼的文化特征有哪些呢?想知道就来瞧瞧小编的介绍吧。
饮食与中国人的人格尊严
讲求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廉等个体品格的高度完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鲜明特征,它渗透在中国人的衣、食、住、行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而饮食尤其鲜明突出。
中国人特别重视饮食方面的礼节,从小就接受这方面的教育。《礼记·曲礼》载:
“虚坐尽后,食坐尽前。”
“共食不饱,共饭不泽(摩)手。”“食至起,上客起。”
“赐果于君前,有核者怀其核。”
“毋抟饭,毋放饭,毋流歡”,“毋反鱼肉。”
《礼记·玉藻》载:“凡尝远食,必须近食。”“凡侑食不尽食,食于人不饱。”
《礼记·内则》:“男女不同席,不共食。”
《论语·学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受祖先崇拜意识的影响,食前要“祭酒于地,祭食于豆间”。现在仍有的人家做顿好饭,必须供奉一下神灵和祖先,称作“供养”。
在座次方面的礼仪更加严格。顾炎武《日知录》讲:“古人之坐,以东向为尊。”宋代出现八仙桌后,按照天子祭祖活动的灵位排列尊卑。太祖东向居中,左昭右穆,在八仙桌上则为尊贵者之位。西向的末位是祭祀者,则为卑下者之位。现在宴席上的坐位更加讲究,主陪的右左两边是上宾,副陪的右左两边是第三、四位。位置排错了,有些挑礼的人就不肯入席,这也符合孔子“席不正不坐”的传统。
美食
上述规范都反映了饮食上隆礼的文化特征。
《礼记·曲礼》列举了一系列供父母食用的精美食品,要求子女对父母“问所欲而食之”,现在讲“吃饭穿衣敬父母”,反映了中国的孝道。另外,宣传孔融让梨是悌;“食君禄,报王恩”是忠;“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食嗟来之食”,“不为五斗米折腰”是节。中国人特别注重饮食上的气节,反对在饮食上堕落丧志,“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孔子讲:“君子谋道不谋食。”一般士大夫讲“非礼虽万钟不受,若申其志,虽箪食不厌”。在“义”字上,中国人讲“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讲“一饭千金”,显得特别慷慨仗义。外国人在一起吃饭各付各的钱,而中国人则在哥们义气、仗义的激励下,争着慷慨解囊,一个人承担全部花销。
总之,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都渗透、落实在中国人的饮食风俗中,成为每个中国人必须遵从的守则。它有效地维护了餐桌上的秩序和人际关系的和谐。通过饮食,使每个人的品质、气节、欲望得到了道德上的净化,反映了中国人的传统美德。
然而,它又是中国人的缺点。形成了中国人不务实际的慷慨之风和对其道德、精神价值的过分追求,用力所不及的投入来维护自己热情好客的虚荣,享受精神上空洞的高尚。
中国人在饮食上对道德、精神价值的追求,一方面表现为对别人的慷慨,另一方面表现为饿着肚子追求自己人格、身分、气节的完善,这两者都达到近乎虚伪而不能长久的地步。
仅以上述的慷慨解囊为例,一个人支付十几个人一顿饭的花销,仅有“仗义”没有经济实力是不可能长久的,用不了三次就无法仗义了。而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这样完善和互补,与这种哥们义气配套的还有“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人情大于王法”,不能总让一个人掏包。结果是,这次我掏,下次你掏,再下次他掏,大家轮流作东,总算账还是各付各的钱。那么,这种“哥们义气”、“仗义”实际上也就不存在了。在饮食上保持自己的气节、人格固然重要,关键在于中国人太苛求精神价值了。《礼记·檀弓》记载的那个“不食嗟来之食”者,在人家赔礼道歉后仍不食而死,连曾子都不赞成他这种气节,认为“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而后来的人们却一直高扬这种气节。外国人吃饭发现一道好菜,能频频举筷到吃光为止,中国人却要“共食不饱”,“食于人不饱”,否则失身分,遭人蔑视。直到现在,许多爱面子的人到别人家吃饭或在礼仪场合都要约束自己,绝对不能狼吞虎咽,也不敢吃饱。
结语:以上是小编整理的“饮食与中国人的人格尊严,饮食上隆礼的文化特征”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